汪锡超 海曙区鼓楼街道党工委书记
创新,是海曙精神“博纳兼容、诚信崇德、开拓务实、追求卓越”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海曙突破瓶颈、加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大学》中有一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近些年来,我们目睹了宁波城乡面貌巨变,“组团式、零距离”、“政务微博”、81890……新的理念、新的制度、新的举措、新的模式,以及不断涌出的新的景点、亮点,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创新的力量。
创新,就要创产业模式之新。产业模式创新是近年来海曙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作为宁波市金融、商贸、商务、信息和旅游的集聚地,我们要立足区域实际,根据宁波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对服务业的需求,紧紧抓住资金、信息、管理、营销和研发等要素向城市中心集聚的态势,通过完善我区市场联接、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人力资源等综合服务能力,拓展我区服务领域,争创服务品牌,以服务优势赢得发展的优势。要牢固树立依托宁波、服务宁波的开放互动理念,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加快产业创新,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服务经济体系。
创新,也要创社会服务之新。“组团式、零距离”服务就是海曙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的结晶,虽然只是试点,但已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基层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瞩目的成效?最关键的就是通过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团队,使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加畅通,政府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加快捷。过去,老百姓反映问题有的不知道找什么部门,有时要跑好几个部门,有些事情部门之间还互相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组团式、零距离”服务,通过街道和社区两级体系,实现在运作上类似行政审批中的并联审批,对外统一受理、对内快速流转,从而改变传统的诉求多头受理给群众带来的种种不便,使政府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创新,还要创城市管理之新。去年,宁波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三连冠”的佳绩,海曙区城市管理创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0年的综合执法试点到今年的“智慧海曙”,从背街小巷、老小区整治到鼓楼步行街综合升级,城市管理曾经是处在中心城区的海曙面临的重点、难点,如今却成为了一张品牌、一个标杆。过去几年,通过研究、探索、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着力破解城市管理中普遍性、区域性的疑难复杂问题,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推动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广泛应用数字信息和通信网络技术,整合利用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了城市管理由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强化服务、管理、执法、监督等环节,构建长效化的常态管理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制度化转变。
创新是“我们的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是海曙发展的不竭动力,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因为创新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