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老年大学报名堪比挂专家号,海曙6万余名老人文化需求如何满足?

“老大学生”当起“文化义工”

    2012年07月02日 14:2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范崔燕)日前,海曙区老年大学开始了新学年的新生报名工作,更多的海曙老年人有了再学习的机会。“第一天上午的报名人数就占了名额的三分之一,有些人四五点就来排队,我们的报名时间也提早到了早上6点。”说起这个,老年大学副校长齐康美感触颇深。

  近年来,老年大学出现了名额爆满一座难求的现象,老年人上学堪比挂专家号。海曙有6万余名老人,除了部分在市老年大学就读的之外,海曙老年大学只能容纳1200余人。其他这么多老人的文化需求如何满足?显然,学校资金少和教学场地紧张等成了制约因素。

  “学有所为,要把学员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让这些有机会来学习的‘幸运’老年人展示自己、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这是老年大学办学的目标。2007年,区老年大学启动“文化义工”活动,组建了近10支小分队,百余名“文化义工”深入社区、养老院和企业义务文艺演出,并承担起教学和传播文化的责任。如今,80%的学员都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军人”。

  周慰慈是老年大学的老师,也是“文化义工”大军中的中坚力量。从小爱好舞蹈的她,退休后便投身于此,然后一发不可收。多年来,她带来多支文艺小分队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等地演出,打出了海曙“文化义工”的响当当名号。“吃饭、走路,我的脑子里每天就想着舞步怎么编排,衣服怎么设计。”尽管忙碌,但是周慰慈的心里却乐滋滋的。

  除了演出,她更艰巨的任务是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老将新兵,传帮接带,现在周慰慈的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学生都承担起了“挑大梁”的角色。“我没有机会进入老年大学,但是我一样可以学习这些内容。”白云街道云丰社区的一位阿姨告诉记者,在老年大学学习的姜波,为了让社区里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她组建了社区民舞队,教大家跳舞,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海曙老年大学“文化义工”的大量涌现,给海曙的民间文化带来了一种新的气息。在社区、在广场、在企业,学员们的精彩演出,带动了基层文化的热火,催生了更多的“文化义工”。据了解,目前学校的义工小分队已经扩大到20余支。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范崔燕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