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宁波乡村的露天电影,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美好的记忆。
当时,生产大队一般每月放两三次露天电影,由乡里电影放映队巡回放映。放电影时,空旷的操场上就会支起一个正方形的毛竹架,正中挂块正方形的雪白的银幕,俗称“幕布”。太阳下山时分,高音喇叭“吱吱”作响,播送放电影的信息,发布者通常是大队里的会计。
对孩子来说,得知晚上放电影信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背上长板凳“抢位置”。最佳位置通常是位于放映机的两侧,往前了声音太重,往后了容易被放映机挡住,以至于小伙伴们常常为“抢位置”而你争我夺。农民收工后,草草地扒了几碗饭,就赶紧炒自产的南瓜子、葵花子,以便边看电影边嗑瓜子。
电影正片开始前,还要放电影队自制的幻灯片,内容多为生产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也有配合形势编的“顺口溜”,然后是“新闻纪录片”。一些没有经验的小孩子辛辛苦苦抢到了好位置,盼着看电影,等到正片开始时,却已经躺在父母怀里呼呼大睡了;而一些“门槛贼精”的孩子,在电影场上却从不睡着的,哪怕看得囫囵吞枣,也要瞪着眼睛看到“剧终”。
那时放映的多为时代烙印鲜明的国产影片。一些没有文化的老年农民,看到电影上新出来一个人物时,看他“贼头狗脑”的,就确定是“坏人”;而对一些长得中性的人物,却“吃不准”了,便赶紧问旁边的观众,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旁人就按自己的是非标准判断作答。现在想想也真有意思,一个人怎么能够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呢。
由于是露天电影,常有放电影放到半途碰到下雨、下雪,甚至刮大风吹倒银幕架的事情发生,但观众很少有中途退场的,虽然一天下来农活干得累,第二天又要出工,但当时对没有电视只有广播喇叭的农民来说,是不肯轻易放弃这样的“文化大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