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董鲁达冒雨朗诵《岳阳楼记》。
本报通讯员许玉芬 本报记者尤畅文/摄
打开宁波市地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三江碧水托出一弯新月——月湖,天造地设,如诗如画。
月湖本名“西湖”,只因它一头呈圆形像一轮满月,另一头呈弓形像一弯新月,民间也就称它为“月湖”了。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月湖的“成名”除了风景如画之外,还在于它是宁波历史文化的集聚和映照,曾经拥有被众多文人津津乐道的“月湖诗社”。
自唐宋开始,围绕月湖,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云集,成为宁波文化集中发展和弘扬之地。
为了繁荣宁波诗歌文化,昨天晚上,在海曙区委宣传部和近百名诗歌爱好者参与下,“月湖诗社”挂牌重生。
宗亮开创“月湖诗社”
依托丰富的月湖文化土壤,宁波诗歌文化才应运而生,晚唐后期,国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民国初改称“天宁寺”,已毁)住持宗亮开创了月湖诗社,
据赞宁《宋高僧传》记载:“亮(宗亮)恒与沙门贯霜、栖梧、不吟数十人,皆秉执清奇,好迭为文会,结林下之交。”
这个僧人诗社的盟主宗亮曾创作了300多首诗,曾结为诗集,但现仅存4首。宗亮作品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有咏它山堰诗七绝、七古各1首,向为宁波诗歌爱好者所称道。
此后月湖相继涌现了五老诗社、湖上诗社、遗老诗社、湖心诗社、三司马社、林泉诗社、鹤林七子、西湖八子社等一批民间诗社,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