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敏
这几天,市第二幼儿园的胡园长一筹莫展:有个小朋友,刚入园时就表现出自虐倾向,一不高兴就咬自己的手。慢慢地,孩子开始攻击其他小朋友,一次居然将一名小朋友的手臂咬出了血。老师制止他的攻击行为,没想到他又踢又咬,甚至打老师巴掌。
海曙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徐晓虹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儿童攻击性行为。最近一段时间,海曙区教育心理咨询热线已接到多个电话反映类似情况。
徐晓虹认为,攻击性儿童增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长动不动就体罚孩子,无意中提供了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二是对影视情节的模仿。影视节目中那些高频度高转换的打斗画面极易吸引幼儿,幼儿还常常以打斗的人物自居。
四年级的小徐是个聪明的孩子,可就是不爱学习。老师在讲课,他开小差;同学做作业,他在一边玩,甚至干扰同学做作业。老师批评他几句,他就拧着脖子,两眼望向一边,俨然一副痞子样。因为不愿读书,他哭着对妈妈说:“你让我去当乞丐吧。”
心理咨询热线老师了解情况后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主要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爸爸不在宁波,妈妈开店,平时根本顾不上管他。
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呈低龄化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采访中,不少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认为,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心理问题只能由两方面原因造成,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后天教育养成的。而后天形成的心理问题,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调查显示,65%的“问题孩子”集中在单亲家庭。徐晓虹说,“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是问题家庭。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气氛愉快和谐,能为孩子提供温暖而安全的情感世界,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