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彩绣作品 《甬城元宵图》
金银彩绣是我市“三金一嵌”代表性工艺之一,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有的民间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投资2800多万元的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位于鄞州区下应创新128园区,占地2000平方米,于2010年12月开馆。艺术馆馆长、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裘群珠告诉记者,金银彩绣是在真丝质地的面料上用各色丝线绣制、用金线和银线盘绣而成的民间手工艺品,表现的主要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麒麟、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还吸收了敦煌壁画中藻井及戏剧补子图案。
据介绍,金银彩绣始于汉盛于唐,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从已有的史料看,唐代武则天曾赠送僚属金字、银字绣袍,这可能是关于开创金银彩绣艺术最早的文字记载。唐天宝三年(743年)鉴真东渡日本前,曾居住在宁波阿育王寺,他给日本带去了我国的木雕、漆器、彩塑佛像及金银彩绣千手佛等艺术品。其中金银彩绣千手佛,至今仍被日本奉为国宝。
裘群珠介绍,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内设有生产和研发部门,还有演示厅和展示厅,市民不仅可以到现场观摩,还可以动手学习刺绣。在展示的300余件从明清至现当代的金银彩绣作品中,获得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甬城元宵图》是“镇馆之宝”。这件作品长347厘米、宽192厘米,由鄞州金银彩绣五位传承人集体绣制历时两年、近两万工才完成,运用了20余种技法、数百种金银线和彩色丝线,体现了金银彩绣的全部工艺。作品展示了明清时的明州城内250余名百姓欢庆元宵节的宏大场面,城隍庙、天封塔、缸鸭狗、状元楼、升阳泰等宁波的名胜古迹和老字号在绣品上都可找到。
作为非遗技艺传承基地,艺术馆已与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合作成立了金银彩绣专业委员会,聘请中国美院教授专门研究和创新产品,整理历史资料进行出版,以培养一批金银彩绣手艺的继承人,同时正通过市场运作、开发高端礼品、接受客户订单等市场化的手段,让金银彩绣技艺传承发展。(陈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