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被认为源自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指在皮肤上烧或刻有颜色的符号和标记。文身最早出于宗教认同、装饰需要,有崇拜与驱魔的目的。现今的塔希提岛人和波利尼西亚人,仍把文身视为财富、社会地位、阶级差别的象征。
历史学家发现,最早的文身大多刺在人体的自然通道———口唇、鼻与外生殖器周围,起到“门神”的作用。在古代,文身需要忍受巨大的躯体疼痛,是勇气的证明。如今,文身秀的是另类美,甚至是潮人的标识。有报道称,美国30岁以下人群中有超过1/4的人至少文有1个图案。而一些NBA球员的胳膊上皮肤,早被形款不一的文身占据。火箭队球员拉沙德·麦坎茨就是个文身狂人,左肩文Never Scared,意为“从不畏惧”,右肩是Always Ready,意为“时刻准备”。
1891年12月,英国人塞缪尔·奥赖利从爱迪生的一款打印机中突获灵感,制造出文身机。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现代文身机的基本构件几乎没有变化:消毒针头、管道系统、电磁振荡器及脚踏板。
在一群肌肉松弛的老硬汉主演的电影《敢死队》里,米基·洛克饰演的角色托尔开办了一家文身店,这里是硬汉们的根据地。片中,洛克在史泰龙的背部文上了骷髅标志,这成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的画面。洛克手中的道具,正是文身机的一部分。
针头以每秒50~3000次的频率在皮肤上刺孔,深度约一毫米,每针就是一小滴墨水,直达真皮层浅层。从医学角度看,这就是注射,比如用以祛皱美容的玻尿酸和肉毒杆菌素就是注射在皮肤真皮层的。差别在于,前者没有温柔专业的护士为你扎针,而且注射的还是颜料。
现代美容产业多是涂脂抹粉,在皮肤表面做文章。文身却“得寸进尺”,深入皮肤里面。当今世上最牛的文身人非英国老太太伊泽贝尔·瓦丽莫属。她全身93%的皮肤均被文身占满(仅脸部除外)。2008年,她还在左后肩文上绿色蜥蜴,最近她还荣膺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评为文身最多的老年人。(如果搜索Isobel Varley的名字,会发现更多惊艳抑或惊悚的照片!)
敢于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通常会在文与不文中纠结。没错,阵痛过后就是立等可见的漂亮图案,但背后到底有无安全隐患呢?
首先,色彩绚丽的颜料或文身师神秘的自制墨水是否具有医疗卫生部门许可,能否安全用于人体注射,是个大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美容行业监管严格,但在文身这件事上却有些出人意料地松泛。首先,有些颜料虽已获得FDA批准,但是否适用于文身还并无明确管理措施。其次,颜料大多含有溶剂、铅、汞等金属及部分杂质,作为打印机墨水或汽车喷漆完全合适,可能否注射入人体仍然很值得商榷。
最重要的是,文身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涉及皮肤的穿刺甚至出血,无疑具有传播疾病的风险。据FDA网站介绍,文身的主要风险包括感染、文身去除困难、过敏反应、肉芽肿、瘢痕疙瘩形成等。过敏反应和肉芽肿正是机体对外界颜料或损伤所作出的反应。
目前,尚无因文身而传染艾滋病的记载,但未经消毒的文身过程依然有导致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乙(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引起)与某些细菌感染的风险。鉴于上述风险,美国有不少州规定,在文身12个月后方能参与献血。原因不言自明,就是担心乙肝传播。
抛开上述缺陷不谈,文身的最大风险在于不能后悔。贝克汉姆的左前臂上文有古印度语“我爱维多利亚”,可惜却把老婆姓名文错,一时传为笑谈。“文身”这个紧箍咒一旦戴上,想要脱掉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卫生科学中心马瑞娜·阿姆斯特朗博士研究发现,超过50%的人文身后不久就希望自己回复皮肤完好无损甚至从没文过身的状态,其中尤以女性为甚。
发表于2008年7月《皮肤科档案》的调查结果显示,文身虽换来一时新鲜,但心情转换后带来的问题却更大:穿着问题、尴尬、文身会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