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老照片见证灵桥的那些往事

“灵桥百年影像图片展”12月6日~12日在鼓楼举办

    2012年12月05日 11:1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灵桥老照片的故事

  外国人画中的宁波船桥

  “水银”最先发给记者的是一张风情画———福钧著的《Three Years Wandering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of China》中的一幅画,题为宁波的船桥,1847年出版。福钧是苏格兰植物学家,据传他将茶自中国引入印度,但网上也质疑他窃取了中国人的茶叶机密,充当英国间谍。书中大部分描写的是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行文间充满对中国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惊奇及仰慕之情,他在宁波采集到许多茶种。当时奉化江上惟一的一座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幅画是从下游看浮桥(灵桥前身),很多人说不怎么像,但旁边的天封塔画得挺逼真的。

  宁波乡绅募捐筹款建桥

  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灵桥1936年6月27日举行通车典礼,这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新型独孔大环桥。

  灵桥的前身,是唐代的一座浮桥,每逢夏秋台风,浮桥时常断链,屡造成死伤。特别是1926年8月的一次事故,30余人溺亡。此事件,促使乡绅有了集资修建新桥的念想。

  造如此大桥,完全靠民间集资,此事亘古少有。说到筹款,就不得不提起乡绅张继光,他是当年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建筑大王”。张继光自小离开故乡宁波后,一直心系家乡,最大善举就是捐款集资建灵桥。

  1933年,张继光已是宁波旅沪同乡会的五位会董之一,轮流主持宁波同乡会的会务。得到同乡会会董的支持后,张继光信心倍增,联络其他人成立了灵桥筹建委员会,张继光负责工程和筹款。他自告奋勇,由筹款组包下了募款40万。他只用一本募捐本,既可以互相对照,激励大众,又可以防止流弊,杜绝贪污。他先找了纱业大王徐庆云和四明银行孙衡甫,两人一听是为家乡造桥,自然慷慨大方,每人捐献了5万大洋,使募捐册熠熠生辉。此头一开,捐款者纷至沓来。乡绅们在甬沪两地募捐筹款。

  建桥时牵涉到46间居民房屋的拆迁,乡绅们通过自己的威望,加上合理赔偿,顺利解决了征地问题,没造成一起纠纷。

  “桥坚强”被炸

  现密集钢筋

  北京《新京报》曾做过一期“桥坚强”专题,阿拉灵桥名列第一被推出。

  《新京报》给出的“坚强”理由是:采用欧洲成熟工艺,材质优良,监管到位。

  当年,检验砂石的乡绅用白纱布把砂石包起,解开后,纱布须一尘不染,才可用于浇筑。《新京报》还请出了桥梁专家陈惟珍来分析,专家很平静地告诉记者:“它所用的,就是当时最常用的钢材,建筑工艺是当时欧洲最常见但也最成熟的工艺。”

  灵桥竣工翌年,抗战爆发,灵桥成了日军轰炸的目标。海曙区文物管理所文保员李文国介绍,有一次9架飞机投下18枚炸弹,但也只在桥上留下一些小坑。

  灵桥竣工13年后,1949年9月,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空袭宁波,弹痕斑斑的灵桥屹立未倒。“桥坚强”在这次图片展中充当得到了印证。国民党空军的炸弹扔到桥面上,桥面上的水泥被炸掉了,露出的钢筋跟渔网一样密集(见图)。这张照片是水银先生从旧货摊中淘出来的。

  但毕竟是76年前的设计,陈惟珍说,现在它最怕船只撞击,“它太矮了”。

  预留管道

  建设管道煤气时用上

  当时,西门子公司设计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一拱大跨度的,此方案虽美观大方,但难度较大,牢度也稍逊。另一个是两支点的圆形拱桥,此方案虽造价较贵,但实用、牢固,正合张继光的心意。于是,张继光就定下了耗资70万银元的两支点圆形拱桥方案。

  修桥期间,张继光常常是周六坐船到宁波,周日在灵桥忙碌一天,从放样到选料,亲力亲为。全国解放以后,张继光对灵桥还恋恋不舍,曾数次前去察看。有一次和三儿子乾源一起去察看大桥预留的管道孔,还嘱咐说:“有些事要预先考虑到,哪怕现在用不着,说不准将来就有用。”果然,后来宁波建设管道煤气时,就用上了这些预留的管道。

  

  照片由“水银”先生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文来源:东南商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