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海曙团区委与本报联系,希望延续本报暖心行动第三站活动,继续征集“新年愿望”,为更多需要关怀的孩子送去一份温暖。经过三天征集,我们一共收到100多位小朋友的“新年愿望”。这些小朋友都是市六区贫困少年、特殊家庭少年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书包、铅笔盒等这样的学习用品依旧是多数小朋友最想要的“新年礼物”。
经过整理,本报将孩子的“新年愿望”公布在金报网(http://www.jinbaonet.com/)。如果你愿意帮助小朋友实现愿望,愿意给孩子买个书包,送点文具,可以将爱心物资直接送到海曙区志愿者驿站(地址:海曙区城隍庙麦当劳餐厅门口),周六-周日8:30-11:30、14:00-17:00时间段,志愿者驿站都会有志愿者在值班。或儿童公园西门志愿驿站,仅明日一天:9:00-15:00。
□记者吴依滢 摄影记者丁以婕
胡栋男 初一
想要一双厚袜子给长冻疮的姐姐
同是13岁的年纪,胡栋的身材明显瘦小,还有些腼腆,与陌生人讲话特别容易脸红。胡栋是湖南人,也是从小就跟着爸妈来到宁波生活。
每天早上6:20,是妈妈叫胡栋起床的时间,而这个时候,爸爸早已出门。妈妈把他送到学校后,也要赶着去上班。
胡栋的“新年愿望”有两个,一是想要一包甜甜的糖,还有一个是想要一双厚袜子。
在胡栋看来,糖很甜,很好吃,也是他最喜欢的零食。他说这包糖是要分给家人的,“因为爸妈平时工作都很苦,给他们吃甜甜的糖,希望能减少一点劳累。”
胡栋还有一个姐姐,他想要的一双厚袜子就是拿来送给姐姐的,因为姐姐脚上长了冻疮。
在记者再三追问下,胡栋才小声地告诉记者,其实他想过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就是一本《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我在电视上看过《水浒传》跟《三国演义》,觉得他们打仗时用的计谋好厉害。”说到自己的兴趣,胡栋眼睛都亮了,说话声音也响了起来。
王维女 初一
最想要一本骨伤科方面的医科书
今年13岁的王维是四川人,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来宁波生活,现在海曙西郊学校上初一。
去年11月,王维的父亲在上班时摔断了肋骨,原本不宽裕的家庭一下子更拮据了。家里的开支都靠母亲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支撑着。
母亲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照顾父亲,懂事的王维就主动揽下了家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着做晚饭,“我炒的蛋炒饭可好吃了。”王维有些得意地对记者说。
经过几个月的调养,王维父亲的伤好了一些,现在已经能下床走动几步。
王维的“新年愿望”是想要一本骨伤科方面的医科书,“我想帮爸爸减轻伤痛。”爸爸受伤以后,王维也有了当医生的理想,“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帮助更多的人。”
学生性别年龄新年愿望家庭情况
洪男 13新书包、文具贫困
颜女 8上学要个新书包外来务工子女
张女 7今年上小学要个新书包外来务工子女
冯女 8一套动画书,一个小台灯低保
马男 12一个新玩具残疾
吴男 17学习用品贫困
吴男 12新棉衣和学习用品贫困
沈女 8新衣服残疾
谢男 14笔、本子孤残
严女 10新书包外来务工子女
丁男 9书包贫困
朱男 7儿童益智玩具残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