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196

海曙新闻网

财富迅速累积,但精神空虚、生活习惯难以调适等却时常困扰这个拆迁安置群体———

[宁波日报]农民市民化:一道待解的题

    2013年03月20日 08:45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本报记者厉晓杭 海曙记者站张黎升 许玉芬

  丁安绘

  离开土地、住进小区,农民摇身变成城里人,如今许多拆迁居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然而伴随着财富的瞬间累积,部分拆迁户却沾上了赌博、吸毒等不良习气。如何引导拆迁居民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物质富裕走向精神富裕,也成为时下各地在探索的一道社会课题。

  进城多年,习惯难改

  近年来,宁波的中心城区撤村建居的速度惊人。这同时也带来系列问题,脱离了乡村固有生活模式的农民,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赌博、养鸡等现象一度成为安置小区久治不愈的“顽症”。

  去年5月份,我市城郊一赌场被警方端掉时,赌场老板向警方坦言:“因土地征用而一夜暴富的拆迁户是赌场最受欢迎的客人。有个拆迁户两个月不到就输掉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

  “现在没了地,在家闲得慌,钱不是靠汗水挣的,自然舍得拿拆迁款去赌。”拆迁户老李一语中的。

  除了不良生活习惯,部分拆迁居民在小区里养鸡、在绿化带上种菜等现象也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小区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变了,人却没有同步“城市化”,这成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基层引导自治或成方向

  海曙牡丹社区天景佳苑是个原拆原建的“农转居”小区,涉及五个自然村823户村民。多年前,小区陋习频现,牡丹社区书记陈赛花建起排舞队,以文化力量引导村民转变。她请来原来热衷打牌的贺阿姨当队长,鼓励她练习舞蹈。“迷”上练舞后,贺阿姨把原先的牌友“吸纳”成舞伴,舞队人数也逐渐增多,小区聚众打牌的人越来越少。

  为了杜绝养鸡陋习,牡丹社区自编自导小品《养鸡风波》,搬上社区舞台进行公演。“我们想通过文艺形式传递给大家一个观念,要遵守文明准则。”陈赛花打趣道,“小区里的一个养鸡大户杀光了自家近30只鸡。”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天景佳苑已组建了和好屋、排舞队、食药品安全服务队等多支居民自治社会组织,有力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无独有偶,年过花甲,却热衷文艺的村民许信芳最近正在重新组建文艺团队。他是北仑新碶街道大同村农房两改的直接受益者之一。这个我市规模最大的整村原地拆建项目投用后,让村里千余村民成功实现了就地“城市化”。

  新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初,街道推出认绿活动,在村里带头人的鼓励下,大同村百名居民主动提出认养小区主干道两旁的香樟和山茶花。“农民市民化有大学问,要多组织有价值的活动,增加拆迁户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感。”

  农民市民化,需培育城市精神

  城市化浪潮中,我市各地都显现出拆迁居民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问题。为此,各地作出积极探索,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其创业、再就业,培养其对城市的认同感。

  牡丹社区组建起由拆迁居民组成的“红帽子”义工队,每月15日确定为义务服务日,队员会在小区物业处,为居民开展理发、缝补、量血压等便民服务。在公益团队的带领下,这些新市民也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公益理念和主人翁意识逐日提升。

  海曙区相关领导表示,撤村建居,不是简单地让农民住进高楼,富裕一阵子。“针对农民市民化出现的阵痛,政府部门要组织力量积极引导。”

  “拆迁,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失地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朱独逍认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逐步培育这一群体的城市精神,让其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