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临近,4月26日中午,海曙公安分局“海之卫”平安宣传青年服务队队员来到海曙科创大厦党员服务中心,为来自科创大厦商业写字楼各企事业单位的市民带去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安全防范课。
来自海曙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海之卫”队员,现场演示了门锁防撬知识,向大家传授如何选择安全的门锁,并赠送了门窗报警器。来自巡特警大队的“海之卫”队员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街面人身财产安全防范、电动车防盗安全知识、机动车辆安全知识三方面倾情传授。
记者石承承通讯员朱杰吴威
本版摄影王鹏
“海之卫”这个金字招牌是这样炼成的
海曙公安分局“海之卫”平安宣传青年服务队正式挂牌成立于2010年6月12日,海曙公安分局政治处民警吴威是“元老”之一。
“在这支队伍成立之前,局里的民警经常以个人名义提供类似的志愿服务。”吴威说,这支志愿者队伍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将大家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当时,海曙公安分局的年轻民警人数不多,队伍刚组建时一共只有10个人,分成两组,主要的志愿服务内容就是进社区、商圈、企业、学校做一些安全常识的宣讲。
“酒香也怕巷子深。”吴威说,刚开始,他们都是主动上门“自我推销”,“反正是义务的志愿服务,大家也都挺欢迎的。”
从组建到打响品牌,“海之卫”平安宣传青年服务队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吴威第一次感受到“海之卫”出名,是在2011年。那次,民警到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去献爱心送温暖,当时有媒体参与报道,“开始有人知道海曙公安还有我们这样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
与很多志愿者服务团队不同的是“海之卫”平安宣传青年服务队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做好了把它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的打算。吴威说,当时无论是兄弟单位,还是其他机关单位,志愿者服务团队不少,但作为独立品牌来经营的,屈指可数。
如何维护“海之卫”的品牌形象?他们自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机制。
在海曙公安分局,以个人名义提供志愿服务的民警很多,像行政执法保障大队民警梁斌,他的助学事迹在全宁波范围都很有名气。“我们也希望他能成为我们‘海之卫’的一员,但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所以非常遗憾。”吴威说。
“海之卫”的成员以团员青年为主,在自愿报名和单位择优推荐相结合的基础上,挑选有特长的民警参加。正因如此,随着队伍的壮大,“海之卫”这支队伍也变得越来越有活力,服务内容也从原来单一的宣讲增加了文艺演出等,内容更加生动活泼。
“我就是被‘海之卫’淘汰的。”吴威开玩笑说。但这并不是一句纯粹的玩笑话。每个“海之卫”的成员在加入这支队伍之初都会得到这样一句告诫:尽管大家平时业务工作都很忙,但如果出勤率不高或者参加活动次数不多,是要被踢出这支队伍的。这样的要求在志愿者队伍中的确比较少见。
有了严格的挑选和淘汰机制,才炼就了“海之卫”这块金字招牌。
队员们在志愿服务中受益匪浅
数字说话
“海之卫”平安宣传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队员人数共40人,分成4个小组。这支队伍年纪最大的是28岁,年纪最小的是24岁,平均年龄为25岁。成立至今,这支队伍一共走进7个社区、4家企业、5家学校、2家敬老院,组织了30余次志愿活动。
吕旭伦(海曙公安分局白云派出所民警)
了解人的心理,有助于我破案
2012年年初,我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加入“海之卫”平安宣传服务队,当初的想法很简单:趁着自己年轻,多做点事。
记得当初刚入队时,负责人也说过,对每个志愿者的出勤率有考核。我在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平时办案比较忙,有时难免和志愿活动发生冲突。如何平衡,对我的能力是个考验。
有时候志愿活动安排在周六,要是周五刚好轮到我值夜班,我都会坚持参加活动。
平时我们做的比较多的就是去结对的敬老院、孤儿院等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聊天。在这个过程中,感触还是蛮多的。我发现很多孤寡老人的经济条件都还可以,家里条件也很好,他们住到敬老院只是希望有人能陪着一起聊天。像这些感触,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了解到。
许多活动的感触反过来也开拓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毕竟在平时处警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弱势群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了解这些对我们处理案件都很有帮助。
苏瑛杰(海曙公安分局望春派出所)
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是在队伍成立之初就加入的,除了到敬老院、孤儿院提供服务外,我们也会进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一些法律咨询。我们也会根据近期案件的高发情况,调整每次宣讲的内容。
我在派出所负责刑侦工作,通俗来说,平时跟坏人打交道的时间挺多,有时在跟普通市民讲话时,难免会带有一些职业习惯。但在日常的志愿者活动中,和我们打交道的多是老年人。跟这些素昧平生的老年人说话,一开始难免有代沟,抓不住重点,但是经过几次活动的锻炼,我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对着那么多人讲话,也感觉更有自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