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王岚 许玉芬 张黎升)在建设资金普遍紧张的时期,作为宁波的中心城区,海曙并未因此放缓民生工程建设的进度,而是通过分期投资、优化工艺及引入新技术等方法,全方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民生工程优先实施。
据了解,今年海曙区计划斥资90亿元建设推进50个重大项目,计划带动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110亿元。“今年的建设任务与民生息息相关,像气象路2号地块的安置房,早一日建成,就能让为新南站建设腾房的市民早一天住进新居。”海曙区公建中心主任孙建强告诉笔者,为顺利推进城市建设年的工作,海曙区一方面细化方案重实效,降低建设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创新驱动引技术,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就在学生放假之际,海曙外国语学校二期启动建设。“我们优化了校舍建设时序,将二期施工的时间定在一期建成后3年,给城市建设节省约750万元的银行贷款利息。”孙建强说,3年间,区住建局将节省下的经费用于建设时间更为紧迫的广安养怡院、区体育中心等民生项目。
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工程建设“挤”出可观资金。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支护工程是一项耗费巨大且关系地下室建设成败的工程,同时它又是一项临时结构,如何做到既安全又经济?海曙区住建局为此专门引进了SWM工法桩新技术。后孙一期2号和3号地块的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原设计方案是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来作支护的挡土结构,“这好比在地下置入一块固定墙体,地下室完成后这个墙体也废弃在地下,需耗资2000多万元。”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采用SWM工法桩,H型钢能从墙体中抽出反复使用,造价可减至1500多万元。据悉,目前SWM工法桩工艺已在后孙一期1号地块项目、气象路3号地块项目等民生工程的支护结构中应用。
东恩中学教学楼改扩建工程、达敏新校舍建设工程等顺利完成室内装修,8月底前可如期投入使用;广安养怡院、区体育中心工程量分别完成70%和60%,将在2014年6月如期交付……多项举措同步开展,有效提高了海曙建设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