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 29日 多云转晴 35-27℃;30日 多云 36-27℃;31日 多云转阵雨 34-27℃;8月1日 阵雨 33-27℃;2日 阵雨 31-27℃。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老街广仁街

    2013年07月12日 16:2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方成章

  在宁波老八中的校门前,有一条静静而狭长的老街,它就是广仁街。它最早形成于五代后唐,在宁波众多老街小巷中,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及悠久历史。

  不过,老底子它的街名,并非叫广仁街,而是一度被称之为“白衣寺跟”,据说因为这里原先有一座香火蛮旺的白衣寺,故而取之。这在《鄞县通志》里就有此记载:“广仁街,旧名白衣寺跟,大池头之东西。”有必要讲讲,“大池头”指的是哪里?原来在明清时候,府学前有河渠一直通达白衣寺,河渠上有大桥、李衙桥和启文桥。而这大池头就是大桥头的误读。

  到了宋代,在老街广仁街的中段位置竖立起了一座表彰功德的石牌坊———“广仁坊”。自此,“白衣寺跟”街巷以坊易名了,慢慢地,才有了现在这个颇具亲和力的名字———“广仁街”。可惜的是,在现存的文献资料中,无从查证“牌坊”究竟是因为何人何事而修筑的。

  老底子,在广仁街素有“街北孙家人,街南徐吴姓”的民间说法。街北的孙家,现在仍能找到其踪迹,即广仁街40号墙门,或称孙家巷12号老宅。2003年8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广仁街孙宅,为清晚期传统建筑。孙宅分布面积较广,建筑高大,雕刻精美,既是研究宁波地区晚清建筑风格的实物,又可为研究明清以来甬上望族大姓发展提供参照物据。《鄞县通志》记载:孙家巷旧名孙家弄,孙氏自明万历年间迁居到此,数百年间繁衍生息,渐成大族。孙家的祠堂———纯德堂由于在当时占地极广,气派非凡,故人们尊称孙家人为纯德堂孙氏。

  “(广仁)街南徐吴姓”———清代时,街南边吴氏的崛起给广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吴氏族人原是在药行街开设木材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资财雄甲一方,遂在广仁街南边买地建房,还营建了水榭别院。吴宅高高的马头墙,庭院颇大,并融合了东西方建筑风格,既有对称之美,也有新颖别致之奇。

  而广仁街东南的徐家也是大有来历的。徐家有人在清代位居统辖浙东三府一厅的宁绍台道署之后,人称“道后徐”。徐氏先祖在明洪武年间世袭宁波卫百户之职,后来清兵入关,世事变迁,徐家弟子改习医术,悬壶济世,成了中医世家。徐氏药铺当时在广仁街乃至整个宁波城都是非常有名的。徐氏宅院,即广仁街17-2、3号民宅,2005年4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它是典型传统民居,整体建筑朝南略偏西,共两进。两进房子风格类似,砖木结构,石板铺地,车木栏杆做成菱形,扶手及廊楼板端面皆有雕刻。第一进为三开间硬山式两层楼房,西边一间俗称“登科第”,堂名“燕翼堂”。登科第建筑青砖乌瓦,气宇恢弘,据说是当年徐氏先人高中科甲、荣耀加身的证明。

  老宅整体为三合院式砖木结构2层楼房。大门在东山墙处,梅园式素面门框。主楼三开间、硬山式,面朝南略偏西,石板铺地,檐柱木质方形,柱础方形,前廊楼板下有梁,有雀替,二楼用铁花栏杆。厢房为单开间硬山式楼房,西山墙有砖砌券形窗。

  “白衣寺”历史上曾经几经兴废。仅存的大殿是清光绪十八年重建的,现在一家工厂里,被当做仓库使用。而在民国时期,传奇人物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曾在此短暂驻留,与寺中主持朝夕论道,引来众多文人雅士聆听求教,这也让千年古刹白衣寺再度声名鹊起。

  在广仁街与现在的中山广场之间,还有一栋保存完好的民居,叫“陈禄房”。这里的主人曾是宁波近代工业著名的“三支半烟囱”之一的和丰纱厂老板。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 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