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人发现了“回风堂”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下半年,宁波地方文化爱好者蔡义浩也通过各种方式,确认宝兴巷11号乃冯君木故居。
蔡义浩经过调查发现,当时的宝兴巷11号属于慈溪葛氏家族的房产,而冯君木之所以会暂住于此,“是因为慈城冯氏家族与宝兴巷葛氏家族存在亲戚关系。”
当然,此事最重要的突破口还在于葛起闾的弟弟,“他后来从外地搬回宁波住。”蔡义浩表示,远在杭州的葛起闾也经常来宁波探望弟弟,他曾指着宝兴巷11号告诉弟弟,“当年,冯家爷爷(即冯君木)就住在那里,院子里种了两棵树,还有一口井。”
蔡义浩说,葛起闾当年曾过继给冯君木的长子冯都良为继子,因此经常在“回风堂”逗留,对“回风堂”也是相当熟悉。“‘回风堂’包括清中晚期所建造的两进高平屋,以及屋前的院子、前后两进屋之间狭长的小天井和院子旁边的西偏小屋等共同组成的一个院落。”
“回风堂”里曾名流云集
昨天,记者在宝兴巷11号看到,葛起闾所说的“两棵大树、一口井”早已荡然无存,但这里房屋结构基本保持了原貌。
“冯君木1913年入住宝兴巷11号,至1923年,其受秦润卿之聘,迁往上海任修能学社社长,其间还经常往返宁波、上海两地。直至1925年,正式离开‘回风堂’,搬迁至上海。”李本侹说,这其间冯君木居住在宁波前后长达12年。
“沙孟海在那里住了半年。”李本侹指着西侧一小屋说,“当年,冯君木招沙孟海入室,教授古文字学,就曾住在‘回风堂’,这间小屋也被沙孟海称为‘西偏小轩’。”
李本侹表示,民国时期宁波的很多文化名人与“回风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造访过‘回风堂’的,仅沙孟海日记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钱罕、陈训正、虞含章、张原炜、童第德、洪左湖、沙文求、朱复戡、杨鞠亭等宁波当时名声赫赫的人物。”
此外,“回风堂”门下弟子又有沙孟海、陈布雷、葛夷之、朱威明、冯贞群父子、董贞柯、俞子怡、竺玉殊、冯穉望、徐叔棐、周微旗、钱舒于等。“可以说,冯君木在宁波居住的12年间,他的‘回风堂’里名流云集,是宁波当时的‘文化中心’。”
“冯君木在宁波文化界颇受推崇,不仅因为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英才,而他本人也是精通经史词章,文采极佳。”市文保所副所长徐炯明认为,冯君木故居的发现,对于研究冯君木本人,及其在宁波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甚至对研究宁波地方文化发展史也有一定意义。”
徐炯明告诉记者,目前孝闻街历史街区的改造正在规划中,“可以根据区域特点以及历史资料,对冯君木故居进行保护、维修以及恢复。”
新闻链接
冯君木
“慈溪四才子”之一
冯幵(1873—1931),初名鸿墀,字阶青,又字君木,号木公,老慈溪县城(今江北区慈城镇)人。25岁起由拨贡官丽水训导,后升任宣平县学教谕。不久便称病回乡,与陈训正等人创办“刹社”教书育人。曾任宁波省立第四师范、效实中学教师。1923年,任上海修能学社社长,后病逝于上海。生前和况蕙风、吴昌硕、朱古微、程子大等人过从甚密。与文友陈训正、应启墀、洪允祥四人,被誉为“慈溪四才子”。因其书斋名为“回风堂”,时人也称其为回风先生,其门人则多自称“回风堂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