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 29日 多云转晴 35-27℃;30日 多云 36-27℃;31日 多云转阵雨 34-27℃;8月1日 阵雨 33-27℃;2日 阵雨 31-27℃。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好的武术苗子难留住———

[宁波日报]武术传承遭遇现实尴尬

    2013年08月11日 18:4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丁安绘

  本报记者厉晓 杭海曙记者站毛一波

  炎炎夏日,一天数小时的武术训练,让许多孩子汗流浃背,甚至身上“挂彩”。眼下各地纷纷开设武术培训班,这门在当下有些边缘化的技艺,在这个暑期受到了阳光少年的追捧。

  事实上,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态,武术至今保留着质朴的风貌。浙东历来是中华武术的一片沃土,随着时代发展,武术传承和推广却频频遭遇现实的尴尬。

  阳光少年主动吃“苦”

  今年刚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的张春亮高考前就读于宁波国际文武学校,因是家中独子,备受宠爱,甚至一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学校采用军事化管理,非常严格,每天早起学武,很苦很累,但锻炼了我的意志,甚至改变了我的命运。”张春亮告诉笔者,如果没有学武,没有吃苦的精神,自己很可能考不上大学。

  像张春亮一样,许多阳光少年主动学武找“苦”吃。今年3月,海曙区万安社区和海曙实验学校联合开办四点钟学校,其中开设的咏春拳班受到许多少年的欢迎。学生许锐祺说:“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希望自己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笔者了解到,作为我市5A级社会组织,宁波国际文武学校开设的武术暑期班,吸引了数百名学生慕名前来。一些主动送孩子学武的家长表示:“现在孩子娇生惯养,学一学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磨练坚强的意志。”

  武学推广遭遇尴尬

  尽管武术受到许多少年和家长的青睐,在其推广中却遭遇不少尴尬。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一位教授向笔者指出,大部分学生对武术的热情仅仅停留在好奇和兴趣上。长期以来,武术一直被忽略,甚至逐渐淡化成一门表演性质的技艺,而并非是强身健体的一种素质。

  “许多学生热衷的跆拳道,是舶来品。武术套路、散打等才是中国的传统武学。”曾获56公斤级全国散打冠军、宁波国际文武学校总教练陆新平认为,武术人才流失、武术文化缺乏保护等是武学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这些年学校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在去年第九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我们学校37名运动员共获得101枚奖牌,其中金牌有54枚,在省市遥遥领先。但是我们明显感觉到,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好的武术苗子难留住,一些年轻的武术教练也觉得武术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工作几年后选择转行。”

  学武不应是一阵风

  四明内家拳是浙东武术文化的代表,曾盛极一时,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第十三代传承人夏宝峰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广传统武术。他认为,学武不应是一阵风,中国传统武术来自民间,也只有在民间传承,才能体现它真正的活力。

  “武术需要后继有人。”宁波国际文武学校负责人夏幼静表示,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亟待发扬光大。武学的传承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鼓励和培养青少年学武,才能让武学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学校生源虽然不错,但一直受场地限制。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在奉化投资上亿元,兴建一所设施更为齐全的文武学校,让更多有武学梦想的孩子,有机会得到专业培养。”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