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工作组在陆埠镇救援时,看到自来水厂的主水管严重受损,立即调来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抢修。镇中心卫生院受灾严重,满院的淤泥严重阻碍了医院运作,很多药品也被淹损毁。他们一边调集医疗物资,一边清理医院,到11日中午,卫生院恢复运营。
在城区干道积水渐渐退去后,小区积水问题成了救援顽疾。市住建委工作组发挥优势,从下属单位和建筑企业调集了114台水泵、3台中型发电机,1台发电车、2台龙吸水排水车,开展排水攻坚战。
垃圾清理、卫生防疫,救援工作步步推进。各救援队员顶着各种腥臭,忘我地工作着。
带队的县局级领导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一起运送物资,一起清理垃圾,始终坚持在一线。东钱湖救援组组长由于连日来劳累过度,引起腰部不适,疼痛难忍,仍咬紧牙关在陆埠镇胡界村分发转送救援物资,实在痛得不行,就以跪着的姿势来减轻痛楚。
同甘共苦聚深情
由于走得匆忙,很多干部连换洗衣物都没带,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晚上大家都没水洗澡,忙碌了一天,身体出了很多汗,非常难受。这时候更能真切感受到受灾群众的艰苦,也鞭策我们要加快救援的进度。”宁海工作组一名救援队员说。
尽管艰苦,各工作组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给余姚人民添麻烦!他们住的多半是仓库厂房、学校教室,吃的是自己带过来的面包、饼干、矿泉水。
六天五夜的坚守,对救援队员们的身体是一大考验。由于长时间污水浸泡,很多同志腿上长出红红斑点,瘙痒难耐,但他们没有怨言,只是稍作处理继续投入战斗。
市工商局企业监管处处长徐立敏老家就在余姚,家中进水父母多次催他回去看看,他却一次都没回。由于长时间疲劳作战,他的右眼严重浮肿并导致发炎,又不慎扭伤了腰,即便如此,仍然奋战在一线。
余姚当地百姓对各工作组的援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到他们忙着清理臭气熏天的垃圾,很多市民也主动拿起扫把,加入到小区、道路的清扫工作中。
短短几天,救援队员与当地百姓同舟共济,结下了深情。在救援现场,总能看到有当地群众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点心送到救援队员面前。
10月11日,已过凌晨2时,宁海县救援组队员徐建岳和同伴们在兰江街道一小区实施抽水作业时,小区里一对大爷大妈为他们送来了几块点心。“这是我们吃过的最为热乎的糕点。”而两位老人接话说,“这么晚你们还在为我们抽水,听到你们机器作业的声音,我们看到了希望,心里踏实多了……”
救援虽接近尾声,但帮扶才刚刚起步。为全力、快速、高效地做好余姚重点受灾乡镇(街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对口帮扶余姚市重点受灾乡镇(街道)的部署,慈溪等7个县(市)区和宁波保税区等4个园区对口帮扶余姚11个重点受灾乡镇(街道)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