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鲍婷婷 通讯员斯玉梅)天一阁举办国学知识对答互动,鼓楼沿开展戏曲擂台演出……十月旅游旺季以来,海曙区旅游部门积极宣传发动,整合辖区资源,为文化与旅游“通强电”,唤醒文化旅游“朋友圈”。据了解,海曙区文化旅游点游客量比往年同比增加3倍左右。
“旅游业要保持生命力,必须不断发掘文化内涵,旅游和文化‘通电’后,放出的电流强度是不可估量的。”海曙区商务局(旅游局)副局长吕大元表示,“宁波都市旅游的标志性项目是什么?代表性路线是什么?目前还很缺乏。我们下一步就要从这个目标入手,唤醒文化旅游‘朋友圈’,让市民游客一提到周末游玩就带着家人朋友往海曙走!”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正在积极推进。9月初,城隍庙所有小吃店、摊位已全部搬迁清空,整个城隍庙区域启动业态调整,将恢复1884年重建时的原貌,搭建民俗文化展示平台,演绎宁波民间故事等特色戏曲。改造后的城隍庙将更加凸显文化、旅游、民俗等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此外,鼓楼步行街加快“有机更新”步伐,打造“吃、住、行、游、购、娱”齐全的“宁波民俗文化商游基地”,南塘老街二期、莲桥街文化商业综合区也在紧张建设,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后连线成片,将成为宁波老城的旅游线路,让旅游更赋有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平台搭建正在形成热点。上演海派锦拳、丝竹乐杂技、抖空竹、大师倒笔书法等难得一见的非遗表演,还有庆阳的香包、剪纸、皮影等非遗产品,频频在鼓楼沿出现,深受市民的游客喜爱。南塘老街的吴记面结、余姚黄鱼面等特色美食,和“南塘油赞子”、“三北豆酥糖”等现做现卖的传统小吃,让游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到来时,常常“人满为患”,景点被围个水泄不通。
40多个文化遗产点正在串珠成链。海曙手绘导图标注了藏书楼、水利设施、城楼、宗教建筑、仓库遗址、名人故居、重要桥梁,以及宁波以前对外交往的场馆、近现代的建筑遗址等,市民游客可以到中山西路永丰库看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大型仓库遗址,到和义大道钱业会馆看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历史文化建筑,到镇明路高丽使馆遗址看明州与高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据了解,海曙区将加强文化旅游的环境建设,推进文化旅游点的无线网络覆盖,增设多语种介绍牌,完善交通指示标志和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并逐步实现二维码导览,让旅游更加“智慧”,同时将文化旅游点纳入“宁波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服务点位,在文化旅游点周边设置公共自行车,方便游客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