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30分爱心洗衣房的“清洁工”
9点一刻,结束健身后回家早饭的谢雅娟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电话,有两户老人看日头正好,需要洗晒被褥,请她上门去取。丢下碗筷,谢雅娟掏出本子记下地址,就出门了。
第一户在谢雅娟住的小区内,穿过几个楼道,很快就到。81岁的章维新推开家门迎接她的到来,短暂的寒暄过后,谢雅娟走进卧室,帮老人把被套、床单都拆了下来。看外面太阳正红火,她抱起棉絮,送到阳台外面摊开晾晒。“还是女儿好,贴心。”章维新站在一旁,不住地重复这句话。显然81岁的章维新老人把谢雅娟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第二户在新芝路23弄,需要步行5分钟。谢雅娟到的时候,88岁的胡作生正在门外水泥地上补着凹坑。老人有些耳背,谢雅娟蹲下身子,大声地在他耳边说:“我是社区的,帮你把被套拿去洗了,下午再送回来哦!”老人点了点头,领着进屋把已经整理好的被套拿了出来。
回到社区居民互助中心的爱心洗涤房,已经9点30分了。谢雅娟细心地把被套再检查了一遍,看看哪里比较脏需要特殊清洗。“基本上,清洗完一套需要2个小时,现在天气好,下午就可以晒干了。如果冬天冷了,我们还有烘干机。”
10点30分老人午餐的“外卖员”
上午10点左右,西门街道老年食堂供应各社区的预订午餐陆续送到。“今天我们社区义工有6户人家预订了,我要负责其中的2家。”谢雅娟提着保温袋,又出发了。
80岁的陈敏住在西湾路1号,谢雅娟把保温袋里的饭盅取出,一样一样摆在老人的桌上。“红烧排骨、萝卜、米饭,还有汤……今天排骨烧得味道很正哦!”陈敏不住点头,“嗯,不错,不错。6块5角钱,现在外面哪能吃到这样好。”
陈敏的楼上,是今天的第二户订餐者顾帆菊。敲了好久的门,才有人来应。“今天人不舒服,你们把饭放到厨房吧,我自己会吃的。”见对方一脸病态,还用手按住肚皮,谢雅娟关切地问道:“医院去过了没,家里药有吗?要不要我去帮你买点什么回来。”顾帆菊连连摆手,“吃过药了,躺会儿就好。”谢雅娟熟门熟路地走到厨房,把饭盅放下,还取来干毛巾包了一圈。
走到楼下,时针指向11点,谢雅娟也要回家做饭了。这样的日子在她不过是一日一日的重复,自48岁退休,她竟已重复了10多年。谢雅娟不从社区拿一分钱报酬,几乎把她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社区服务之中。“日子充实着呢!我们现在身体还健康,能为他们服务也是一种幸福,我觉得用这种方式生活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