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复旦遭学生举报院士“克隆”国外科研获巨额经费

    2014年01月02日 13:5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二“克隆”国外样机获国家专利巨额经费

  【导语】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申报论文材料有“不实事求是”行为。不过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隐藏在王正敏院士背后更多的秘密被揭开。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那么这种人工耳蜗又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呢?

  【正文】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社会。1982澳大利亚科利尔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王正敏作为中国最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之一,他最早提出了研发中国的人工耳蜗。于是,他找到范宝华,让他想办法得到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人工耳蜗样机。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范宝华

  澳大利亚产品是我想办法问人家要了一个样机

  记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样机

  范宝华:嗯参考参考

  【正文】

  那么,王正敏研发团队接下来做了什么呢?记者找到了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沈义虎。

  【同期】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沈义虎沈工

  当时买了澳大利亚的产品回来,我亲手给它全部打开,模仿它嘛,芯片破解出来,线圈镀出来还要反过去做芯片了。

  【正文】

  沈义虎是王正敏研发团队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具体负责破解国外人工耳蜗样机的芯片。这位研发人员承认,他们的人工耳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而是模仿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产品。

  【同期】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沈义虎

  他(王正敏)说完全知识产权谁考核他有人考核他吗国内没有人考核他的自己说了算的你说那些专家委员会他们知道什么他们不知道的

  【正文】

  这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科利尔人工耳蜗芯片内部电路的提取、分析、整理,研究他们的芯片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工艺制造和结构机制,然后依葫芦画瓢做出了自己的芯片,这个过程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但为了避免科利尔公司找麻烦,他们在外观等和线路等环节做了修改。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范宝华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本文来源:央视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