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 29日 多云转晴 35-27℃;30日 多云 36-27℃;31日 多云转阵雨 34-27℃;8月1日 阵雨 33-27℃;2日 阵雨 31-27℃。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梁斌:助学情无价 彰显赤子心

    2014年02月27日 12:18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延续:星火燎原的爱感动的不仅仅是学子

  随着孩子们的感谢信越来越多,梁斌意识到他有责任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

  梁斌的母亲是第一个也是迄今最年长的“爱心团队”成员。每月只有500元农保的她,被梁斌书房抽屉里那一叠叠的照片、一沓沓的来信震撼、感动。老母亲拿着用布包着的生活费,在儿子建立的贫困学子档案库中,一口气“认养”了5个孩子,年捐助款高达2500元。

  对此,梁斌感动了很久。母亲的无私大爱,既是对他的支持和鼓励,更是他持之以恒的动力和榜样。

  梁斌的姐姐身患疾病,医药费花去了10多万元。姐夫失业,儿子在上海读大学,学费每年1万多。生活拮据的她,知道了弟弟善举后,执意加入。梁斌体谅姐姐的难处,委婉拒绝了她。但她说:“虽然我的钱不多,但我的爱是满满的!我经历过挫折,所以更懂得温暖的重要。”就这样,梁姐姐认领10个孩子,每年捐助3000元。

  起初,梁斌只是在他的生活工作圈内部进行“动员”。但很快,来自宁波警界不同警营的战友们,纷纷致电给他,要求加入团队并踊跃捐款。

  除了捐款捐物,不少同事还热心地帮助梁斌共同构建完善“贫困学子档案库”、“捐献物资备忘录”、“爱心传递计划书”等书面资料,做好了“持久战”的充足准备。在同事、朋友的口口相传中,助学热度不断高涨、团队规模不断壮大,甚至连素昧平生的“的哥”也义无反顾,一头扎了进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搭乘的出租车上,梁斌和“的哥”张师傅聊起了助学事宜。听了梁斌的故事,张师傅当场留下了联系方式,并认领了一个孩子。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的辛苦努力,梁斌的助学团逐步发展到了600多人。

  有人说“自己捐助就算了,还那么费力去让别人捐赠,累不累?”。梁斌笑着说:“和每天步行4小时去学校的孩子比起来,这不算累。多一个人参与,世界就多了一份温暖,我们就多了一份动力,孩子就多了一份保障。”

  2011年7月,梁斌和4名助学团成员组成了一个“爱心助学代表团”,开了15小时的高速、10小时的山路,带着8000元助学款、学习用品和日常药品,走进了甘肃会宁县杨集乡刑坪小学。为此,校长特意在简陋的操场上举办了一个欢迎仪式。孩子们踮起脚尖,争相目睹这些从未谋面却胜似亲人的叔叔阿姨们,争先恐后地为他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

  在校长的讲话中,梁斌他们听到了有孩子原本准备辍学务农,得到资助又重返校园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喜讯后,倍感欣慰。为鼓励所有的孩子们好好学习,梁斌他们临时决定额外给20个成绩突出、家庭贫困的孩子每人发放了200元“奖学金”,还给2个代课老师捐赠了1000元生活补助款。临走时,再留下3000元作为学校应急助学基金,专门用于因意外事件导致可能辍学的贫困学生。

  临走前的那晚,满怀感动的校方执意邀请梁斌他们在邢坪村唯一一家饭店中共进晚餐。至今,梁斌还记得这顿在当地近似“奢华”的“农家菜”:淡面条、辣椒炒肉丝、酸辣土豆丝和半个猪耳朵,外加一罐黄河啤酒。

  真实目睹了贫困山区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后,梁斌萌生了再结对一个学校的念头。通过网络查证,他主动联系了广西百色乐业县逻西乡马庄小学,提出了结对助学的愿望。感动之余,马庄小学校长提供了一份包含150名贫困学生的花名册。在“助学团”全体成员的援助下,2011年3月1日,2.8万元助学款准时到位,150个孩子全部结对完毕。此外,每个孩子每年还将得到200元助学款,用于购买学习用品2012年6月,梁斌和其他爱心人士又到马庄小学进行了实地助学,带去了10000元助学款和电脑等助学物品。

  2008年至今,梁斌助学团先后帮助了1200多个贫困学子,捐款几十万元,另有衣服、鞋子、书籍等助学物品数不胜数。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