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波市文明办联合宁波博物馆,正在打造宁波市志愿服务国际化交流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将使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外国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对接。
建设志愿服务国际化交流平台,是近年来我市构筑志愿服务支持体系的众多举措之一。
近年来,在我市市县两级文明办、民政局、共青团组织纷纷建设为志愿者组织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有的叫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有的叫志愿者组织孵化中心……虽然它们的名称不同,但目标一致,即给志愿者组织提供场地、资金、管理和注册上的支持,使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志愿者组织快速壮大,使一些沉睡的志愿者组织焕发青春,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2012年底,市文明办和81890合作建设全市性志愿服务交流平台。如今,这个平台已经建立了志愿者组织和个人信息库,市民或单位如有志愿服务需求,可求助81890,由81890工作人员帮助在信息库中找到可以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寻找服务对象或项目;爱心单位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帮助。
近几年,在民政部门的推动下,我市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都有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成立两年已经“孵化”了26个公益社会组织。经“孵化”,“自闭症儿童家长QQ群”蜕变为“星宝儿童家庭支援中心”,去年获得各方30余万元资金的资助,让全市100多个自闭症患儿受益。据市民政局统计,去年我市通过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投入840万元支持志愿者团队的服务项目。
在共青团组织的推动下,我市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志愿者组织孵化中心。鄞州区青年志愿服务及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有16个志愿者团队进驻接受“孵化”,目前已有3个团队在民政部门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2个团队成立了工作室。
多方合力构筑起的志愿服务支持体系使我市志愿者组织为民提供服务的面更广了。如今,在我市,“子涵志愿服务队”定期为高龄老人剪指甲,“绿丝带”双休日给边远地区老人拍照,“老潘帮办团”协助逝者家属办丧事,“芳燕红线联姻部”为大龄青年找对象,“宁静港湾”帮家庭修补裂缝,“天天敲门组”每天早晨去敲独居老人的家门以防老人发生不测……可以说,志愿服务已经渗透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杨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