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 29日 多云转晴 35-27℃;30日 多云 36-27℃;31日 多云转阵雨 34-27℃;8月1日 阵雨 33-27℃;2日 阵雨 31-27℃。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海曙:跨越追梦三十载 而今迈向新辉煌

    2014年03月11日 22:4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核心提示:  

    30年风云激荡,30年沧桑巨变,30年波澜壮阔。

  1984年,原有的老海曙区和镇明区两区合并,海曙从此走上新征程。海曙楼上的钟声依旧敲醒沉睡的黎明,天封塔上的灯光依旧照亮行人的归途。海曙却早已从环绕着一片农田的低矮旧青砖瓦房、小街里弄,变成了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现代化宁波市中心城区。

  这30年,海曙人博纳兼容,诚信崇德,开拓务实,不断追求卓越。

  这30年,海曙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化新城强势崛起。

  这30年,海曙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群众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直接成果。

  撤村建居、社区直选、81890、居家养老、城市管理……每一张在全国叫得响的靓丽名片背后,都站着一群在这片29.4平方公里土地上默默奉献、挥洒汗水的干部群众。

  “中提升”战略的实施,人居环境的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海曙正以前所未有的劲头,披荆前行、攻坚克难,成为改革创新的弄潮儿。

   为中心商贸商务区插上智慧的翅膀,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插上时尚的翅膀,大力推进城西片区开发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曙正以全新的思维谋求转型,再创佳绩。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改革创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海曙抒写出一部老城蝶变的史诗。一路乘风破浪,昂首迈向新辉煌!

  ●成就篇回望历史

  经济发展,传统商贸与现代服务业比翼双飞

  一组响亮的数据,可窥海曙经济脉络——

  1984年,海曙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1.22亿元,第三产业(服务业)营业额0.63亿元;

  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4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78亿元,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产出分别达到17.81亿元和2.66亿元,均保持全市最高水平。

  海曙区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市井繁华,商贸荣盛。上个世纪90年代,海曙区对中山东路、城隍庙、鼓楼进行改造,现代商贸业态逐渐发展起来。中山东路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商场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盛极一时,被誉为“浙东第一街”。经过数年发展,海曙区已经形成时尚休闲的天一广场,高端品味的和义大道,有文化底蕴的城隍庙、鼓楼沿、南塘老街等各具特色的商业版图,入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本土老字号。今年商业版图强势西扩,高鑫广场等一批商业摩尔将在新星商业副中心崛起,成为海曙商业第二极。

  作为“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的海曙,高楼鳞次栉比,交融汇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海曙区在全市率先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重点从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今,全区9层以上商务楼宇达到120余幢,建成狮丹努、中国人寿大厦等总部大楼。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以上。金融保险、商贸商务等重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完全退出城区经济,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83.6%,保持了全市最高水平。

  立足实体经济,海曙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博洋携旗下品牌在“双十一”实现销售量全市第一,太平鸟集团成功入选工信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企业。宁波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一期大楼开园以来,吸引了中兴智慧城市研究院等20余家行业强企入驻。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园区也将开园,积极打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试点基地。

  城市建设,为品质城区的容量提升高度 

    一座城市的容量在于其建设的力度。2000年始,海曙对高塘四村等47个未实施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实施专项整治,此后每年整治一批,至2012年完成全区112个老小区的整治工作,成功打造中信白云、西河小区等整治亮点精品工程,积极探索出一条老小区专项整治与物业长效管理无缝接管的工作新路,有效地巩固整治效果,5万余户家庭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与此同时,胜丰村等16个城中村全部启动整村改造,逾200万平方米农居房被拆除,相继建成水岸花园经济适用房、联升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促成农民向居民的转变,大步向全域城市化迈进。    2012年.海曙建设力度再加码,为建设铁路宁波站交通枢纽工程,海曙用不到90天的时间赢得1479户居民的支持,主动腾出空间,至2013年,铁路宁波站综合服务区站点及基础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新增5万平方米的站房、8个月台和14条站场轨道,面积比改建前扩大16倍多,站内实现火车、地铁、公交的零换乘。 城市的飞速发展给管理带来挑战。海曙提出“精品化、精细化、高效率”的城市管理目标,创造并完善城市管理的“海曙模式”,并迅速在全国叫响品牌。 2002年,海曙推行政府、社会、市场互动的运作机制,构建起“大环卫、全覆盖、动态化”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新格局。随后这股“风暴”长效“刮”清了辖区内的各条道路:城区一、二、三类道路及居民区全面实行18小时动态保洁,南站广场、开明街两个“窗口”区域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近郊村域范围全面实行16小时动态保洁。从2007年开始,海曙逐步建设数字化智慧型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将城管、交警等管理内容纳入一个平台,完善市容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系统化构建网络、社会化整合资源、市场化推进运作的城区平安建设新路。2010年,海曙区全面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创新推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前移城市管理关口,全职全时间段共同全权对辖区内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执法和管理。

 [1] [2] [3] 下一页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