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转型
【香港《新报》3月24日文章】国家主席习近平前日开始任内首次访欧旅程。这次出访创造了中欧建交史上的多个首次。
同时,访欧期间,习近平还将再次单独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此重要时刻前夕,米歇尔亦开创中美建交史上第—夫人首次专程访华,进行“软性”外交。习近平访欧,美国软硬兼施,足见本次出访意义之重大。
习近平上台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逐渐转型,尤其是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之后,中国更着重以“周边”平衡“大国”
的策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访问欧洲,已初现欧洲将成为中国外交新重心之端倪。习近平随后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重建海上丝绸之路”,这明显预示,中国以美国为重心的外交策略开始逐渐弱化,转而逐步向欧洲靠拢。
李克强日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重点强调“经济外交”,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中国以经济带动外交的时代已经开始。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完全可以打消中国只会输出“革命”的顾虑。
这次习近平赴欧参加核安全峰会,除继续推销“海上丝绸之路”外,亦是推销中国核电的好机会。至于参观欧盟总部更表明,欧洲已做好全面准备迎接中国,中欧全面合作的时代即将打开。
美国重返亚太,意图拉拢中国周边国家遏制中国,习近平则走出去拉拢欧洲欲反制美国。在会晤中,奥巴马定会就中国防空识别区及南海问题,向习近平强硬施压。同时,在习近平访欧前,奥巴马派“第一夫人”访华,进行一次充满友好的“软性”外交,抛开政治及人权的话题,在文化、教育等方面找到中美的契合点,为接下来的欧洲“习奥会”加一些弹性,同时做出美国对中国极为重视的姿态。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3月23日文章】题:习近平全球方程式中的欧洲(作者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
虽然不免受到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激起了人们对中欧双边关系复苏的期望。
欧洲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之一。双方的战略联合可以追溯到2003年。2004年中国发表白皮书阐述了有关中欧关系的政策。
近年来,虽然中国帮助欧元区渡过了金融困境,但双方的不信任感依然存在,贸易冲突也频繁发生。不过,总体而言,双边经贸关系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投资领域。中欧达成的投资协议或将促使双边贸易额到2020年达到7400亿美元。双方正在进行的谈判成为中国新的开放战略的试金石。
习近平将成为首位造访欧盟总部的中国元首。此访将使中欧更清楚地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