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196

海曙新闻网

海曙打造均衡教育“升级版”

    2014年04月09日 09:1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朱尹莹 通讯员池瑞辉)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随着教师流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如今老师也成了“流水的兵”。目前在海曙区,百名校长、教师已率先在区域内“流动”,2014年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将全面铺开。

  据悉,我区自2013年出台并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以来,已涉及实质性流动中小学干部11名、中小学教师12名,柔性流动中小学教师77人。其中,东恩中学与其对口的尹江岸小学组成了教育联盟,探索中学教师到小学从教,有效激活两校人力教育资源活力。

  选择“轮岗交流”的陈岱,不仅是一位骨干老师,也是一名学校管理者,他参与的是实质性的流动,组织关系、人事关系都转到信谊小学。

  “我已经工作20多年,曾经在海小、广济等中心小学任教,对于这次轮岗到信谊小学,我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融入。”陈岱希望,通过“轮岗交流”,将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嫁接到普通学校,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除了在家门口就能听骨干教师上课,海曙区还通过校区化管理模式,在“名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的引领下,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张,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名校。有别于集团化办学和联合办学,校区化办园不分总校、分校,办学理念一致,但不同校区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东恩中学、十五中学、李兴贵中学、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都各有2个校区,优势资源在不同校区间融为一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此外,我区大力发展特色教育,持续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区域教育发展态势。其中,市实验小学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环境教育的“高塘模式”荣获了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东恩中学的感恩教育、爱菊艺校的以艺育人荣获了宁波市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品牌等等。放眼海曙,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亮点。

  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海曙区将通过撤、并、改建、新建、迁建等途径,到2020年能形成一个基本完善的教育布局结构,构建“南部现代化教育高地”、“西部多元化教育实验基地”、“北部国际化窗口学校”和“优质化教育品牌核心区”的一核三片区模式,促进区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沐浴在均衡优质教育的阳光下。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