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活动的母亲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而子女也都已经有50多岁。
你给妈妈剪过指甲吗?
剪了才发现那双手好陌生
“妈妈,把手给我,让我给您修修指甲。”昨天下午,子女们还为老人修剪了指甲,作为母亲节特殊的礼物。
“设置这个环节,是我们调查发现,许多子女几乎都没为父母剪过指甲。”周晓红说。
“小时候经常牵着母亲的手,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才发现这双手对我们很陌生。”钱女士看着母亲皱起的双手,不禁红了眼眶,“很少为母亲剪指甲,心里记着母亲,可陪伴她的时间总归还是不多的。”
正如钱女士发现的一样,现场其他子女都表示,总以为母亲什么都会,平时几乎没有想到要为母亲修剪指甲。对于母亲生活上的小事情,也是关心不够。
不过,现场年迈的老母亲似乎都对子女很理解,也很满意。老人们最希望的还是子女能多陪陪她们,能多点时间聊天,“每周会来看我,看到她们就很开心,但怕我麻烦,也不留下来吃饭,会打来电话关心,可是聊天很少。”今年80岁的任月娟说,她有三个女儿,都是她的“小棉袄”,对女儿也都很满意。
周晓红说,社区为老人成立了三个队伍,一个是蒲公英邻里互助小组,让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对接,每天慰问空巢老人,一个是蓓蓓工作室,每个月两次为老人剪头发、修指甲,第三个是慈航行动,给临终的老人送上关爱。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这样的亲子活动,今后我们也会多举办几场,给父母和孩子间更多的沟通机会。”
最忘不了的
还是妈妈的拿手菜
苏宇,宁波人,在杭州工作。记者第一次接触这位80后的小伙子,因为论坛上看了一系列他用漫画画出来的“宁波”。
苏宇说:“我是宁波的孩子,在宁波出生,在宁波长大,一直到高中毕业,离开了家乡宁波,去山东上了大学,到杭州工作。”从此以后,一碗简简单单的年糕汤成了他最不舍、最眷恋的味道。
毕业以后,苏宇就开始想画一些与家乡宁波有关的东西,于是一篇连载性的原创涂鸦——《我在宁波长大》就出炉了。画的内容涉及宁波的街巷、饮食、建筑以及家人、同学、朋友,在宁波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说:“这个涂鸦,不是宁波旅游指南,不是宁波生活手册,它只是我——一个宁波人的琐碎记忆。”
苏宇说,小时候过年,妈妈准备年夜饭,他写菜谱。他会在每一道菜边上配个漫画。“海鲜里面最难画的就是虾蛄,画不好很像怪物。”回忆起小时候,苏宇忍不住笑出了声。在吃的方面,虽然是宁波人,但他对海鲜却并不感冒,他喜欢吃肉。而最让他怀念的一道菜,就是每次他到家时,妈妈“恰好”出锅的一碗咸齑年糕汤。
“咸齑切碎。锅里放点油,下肉丝、咸齑炒一炒,加水烧开,放年糕。盐放一点调味。味精根本不用放就能鲜掉舌头。这样的味道怎么不让我怀念!”说着说着,苏宇忍不住吞了吞口水。上大学时,这样一碗咸齑肉丝年糕汤的味道就是他一学期的挂念。现在虽然在杭州工作,但能回家的时间似乎也没有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