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解读广受好评的民生微项目的成功之道
张黎升
县学社区老小区亮灯工程项目 一盏让居民心亮堂起来的灯
项目简介:
云石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因建造较早,小区内未设计安装楼道灯,给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早出晚归时带来不便。社区居委会一直在为本社区没有楼道灯而犯愁。
今年初,县学社区响应月湖街道为民办事的号召,推出“点亮一盏灯·温暖回家路”民生微项目,计划对云石小区安装楼道灯,每个楼道每一层的公共区域均安装一盏延时灯。经预算,每盏延时灯成本费约80元左右,整个云石小区90余个楼道需成本费约8000元。此笔经费,县学社区计划从三方筹集:一是发动楼道内受益居民自发筹集安装;二是街道、社区在职党员在征求小区微心愿时,筹集楼道灯的安装费用;三是通过向党建共建的辖区单位募集公益资金。
一盏楼道灯,照亮邻里情,展现平安景。浓浓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融在微黄的楼道灯光里。目前,该小区已成功安装90盏楼道灯,受益居民逾千户,项目已全部竣工,等待年终居民验收。
情景回放:
刚在镇明中心小学操场上跳完广场舞的李雅珍一把拉住邻居陈大姐的手:“陈大姐,我跟你一道走,到了楼道里,你的手电筒借我用用。”一路哼着曲子踏着舞步往回走的李雅珍一进黑漆漆的楼道便放慢了脚步,借着陈阿姨手电筒微弱的光,李雅珍眯着眼对了半天钥匙孔才把房门打开,沿着屋内墙面摸了半晌才点亮玄关灯,放心进家门。
现状直播:
夜幕降临在解放南路121弄3号,李雅珍如往常一样,在小学操场跳完广场舞后,挽着陈大姐往回踱。走进小区楼道口,李雅珍在幽暗的楼道里,慢悠悠抬手一触泛着红光点的开关,“瞎”了几十年的楼道灯瞬间亮了,雅珍乐呵呵地掏出钥匙,轻松插进房门锁眼,“啪”,门开了,楼道的灯光照进玄关,伸手一按,玄关的筒灯也亮了,回家是一路的温暖。
成功背后:
重项目。业已完工的县学社区老小区亮灯工程,尚未年审即广受居民欢迎,在县学社区书记费萍看来,能取得如此社会效应,第一步敲定项目内容是关键:“月湖街道老小区众多,小区内问题繁杂,哪个问题最贴民意,同时解决起来又最具可行性,我们就先哪个。能完成,居民才能对我们有信心,接下去开展的民生项目才能有动力。”
重自治。虽为社区书记,费萍在落实项目时并非大包大揽的家长形象,而是穿针引线做好居民的引导工作。通过民意调查,小区逾九成居民支持这项工作,凭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费萍直觉的感到,这项工作引导居民自行落实的可能性很高。于是,在做好前期调研、落实好经费问题后,她便广发英雄帖,招募楼道热心居民,将安装灯泡等工作全权交给居民来做。
如何让百余户居民上下一心,平衡利益装完这百盏楼道灯呢?“树立我的家园我做主的理念。社区要充分信任居民,相信他们定能协调好、落实好。”费萍坦言,电源接谁家、安装谁认领等问题一度成为居民间相互推脱的“烫手山芋”,但她并未因此而全盘承接这些难题,“社区引导高素质居民,高素质居民引导大家一同呵护家园。”通过社区干部的多方协调,念书巷14号居民梁波主动让出自家电源;志愿者戴满军当起了义务装灯工,身边邻里的热心之举,有力推进了亮灯工程的顺利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