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百草园”的志愿者与孩子们在一起。(图片由社区提供)
本报记者王伊婧 通讯员张国芳
在海曙南门街道马园社区,有一支名叫“百草园”的公益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年龄最大的已有90岁,最小的也已经60多岁。15年来,老人们用智慧、爱心和热情,关爱社区的未成年人。
1999年,从马园小学退休的叶赛芬老师来到社区:“我是老师,给我一份合适的岗位吧。”一句朴实的话语,不仅让叶老师重上“讲台”,社区还萌生了创建公益团队的念头。2001年,“百草园”公益团队正式成立,目前共有8名志愿者。
每年到了寒暑假,志愿者就为社区里的青少年操办各种活动,如参观工厂、慰问环卫工人、模拟重走长征路等。同时,志愿者还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学生们辅导功课。
2008年,社区里的初三学生小毛面临中考。由于家庭变故,从小缺少母爱,小毛的心理上有了阴影,患上了自闭症,沉迷电脑游戏,逃学已近半年。小毛父亲十分焦急,恳求社区想办法帮帮这孩子。
王湘棣老师决定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关心、体贴他。然而,第一次登门,小毛就让王老师吃了“闭门羹”,两个小时里,小毛始终低着头,愣是不吱声。王老师第二次到小毛家,二话不说,挽起衣袖给他打扫房间,换上崭新的被套、床单,还带去自己亲手烧的可口饭菜。此后一段时间,每天晚上,王老师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小毛家,跟他谈心,耐心地做小毛父亲和继母的工作,并与孩子的班主任一起商量对策。最终,王老师用爱心和真诚感化了小毛孤独、受伤的心灵。
当年,小毛顺利地通过了中考,并被宁波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录取。此后三年,王老师爱心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一直与小毛及其家里人联系,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如今,小毛在一家汽车维修站找到了可心的工作。
2010年,在社区工作的一对保洁员夫妻找到志愿者戴雪玲,“戴老师,我们的儿子要读小学了,但我们是外地来的,没有宁波户口,孩子上不了学怎么办?”戴老师随后联系走访了宁波阳光外来民工子女小学,帮孩子争取到了上学名额。
为孩子们“跑腿”,虽然辛苦,“百草园”的志愿者却乐在其中:“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们也觉得自己年轻了。看着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