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社交网络 坚持健康发展

    2014年08月09日 13:3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出台《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十条规定规范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以下简称“微信十条”)。该规定一经出台,立即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其中,时政新闻发布转载设限、实名注册等内容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微信十条”能否有效遏制谣言、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传播的行为?政策是否会矫枉过正?

  网民:“‘微信十条’让不堪其扰的我们看到了希望”

  “4月1日前不交罚款就被扣分”“微信要收费了,把此信转发给10个朋友,系统会给你升级免费继续使用”“微信朋友圈点赞即将收费”……您看着眼熟不?这些谣言曾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不少“德高望重”的公众账号也常常大肆散播。

  被谣言“忽悠”得团团转的人不在少数。重庆工商大学大四学生小池看到“4月1日前不交罚款就被扣分”的消息,驾照分数不足的她火急火燎地跑去交罚款,后来听说这是假消息时非常愤怒:“这些制造谣言的人太可恶了,让我交个罚款差点得心脏病。”

  微信里的不良信息还盯上了网民们本就不够“丰满”的钱包。有一次,北京市朝阳区的兰女士看到朋友圈有人在卖各式名牌包,比市面上要便宜不少,在交流过程中,兰女士扫了对方发来的一个二维码后,手机中了病毒,支付宝中的2000多元钱不翼而飞。

  新鲜出炉的“微信十条”明确规定,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另外,还包括企业资质认证、实名制、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时政类新闻等内容。

  对此,网友们纷纷“点赞”:网友“飞呀呀”称,国家对保障用户权益的内容予以明文规定,这是社会的进步,企业也没有理由再推卸责任了。网友“硬柳”说,以前找腾讯投诉微信不良信息的问题,很多都得不到解决,“微信十条”让不堪其扰的我们看到了希望。

  也有网友表达了担忧。网友“沧海笑虾”说,时政新闻的概念非常宽泛,“微信十条”也没有对其进行界定,将来会不会只要看不顺眼的就往里装,成为一个钳制言论的工具?网友“不要说话”说,这些规定都是非常好的,但能否落实到位必须打个问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企业:“获得充分自治权,净化网络社交环境信心更强了”

  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腾讯、陌陌、易信等相关企业,企业界人士表示,“微信十条”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充分给予企业自治权,既能规范管理监管对象,又尽可能地减少对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原有生态的干预,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和平台运营商的权益,企业净化网络社交环境的信心更强了。

  “信任关系是熟人关系链赖以生存的基石,谣言、诈骗等有害信息,将会对这种信任关系造成破坏,威胁整个沟通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腾讯副总裁郭凯天说,微信团队成立三年来已对涉及传播谣言的近千篇文章、百余个公众号进行了删除和封停。“微信十条”充分给予了企业“自治权”,微信团队将在其指导下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坚决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的责任,净化网络环境。

  陌陌科技公关总监文亚娟表示,“微信十条”的颁布将会更加切实有效地推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微信十条”大大增强了他们在净化网络社交环境方面的信心,公司将继续通过技术研发等方式不断加强净化网络环境的力度。

  易信市场总经理袁佛玉说,“微信十条”对规范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过程中的行为有一定约束性,能更好地规范网络意见的自由表达,杜绝网络谣言等违法信息,对易信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专家:需进一步细化落实

  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认为,监管主要体现在对于服务商的资质要求和对于公众账号发布和转载时政新闻的设限,所以对于广大用户没有太大影响,“像‘实名制’,微信主要基于手机注册,包括微信支付的银行卡绑定,本身已经实现实名制。‘七条底线’也是常规的要求,没有设置新的门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这些新的网络载体促进了公民“四权”(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实现,公民记者可以在一些突发事件上发表现场见闻,对公共事务进行探讨。但要充分意识到,时政类新闻等专业性强的新闻涉及到大量事实挖掘的成本和专业的经验积累,因而,不能高估自媒体报道的信息质量,相比之下,专业的新闻媒体更有还原真相的能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新规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部门立法的不完备,可能会出现普遍性违法或选择性执法。“微信十条”涉及多部门协调,需要进一步细化实施规则,既要避免落不了地,又要防止矫枉过正。

  (据新华社记者南婷赵宇飞)

本文来源: 光明网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