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

    2014年09月18日 09:0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9月16日,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多名研究生新生作报告。齐殿斌 摄

  编者按

  9月16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吴良镛、杨乐、杨卫三位院士以自己的经历,为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多名研究生新生作了一场关于科学道德和学术人格养成的报告。

  92岁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院士一手拄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报告台,用35分钟的时间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吴先生究竟讲了些什么?征得吴良镛先生的同意,本报今天摘发吴先生的报告,作为一期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在吴先生真诚的言语中,真切体会大师的情怀与冀望。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战国时齐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的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事实上,科学作风一直是在提倡的,例如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很多都是这方面的至理名言。

  我今天不讲大道理,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与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一个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关系的。我1922年出生于古都金陵,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至翌日清晨因降雨始息。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遇难。战乱苦痛的经历激发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最终断然选择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

  第二,选择。一个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的细小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回顾我的经历,有几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求学,1950年学成后,应梁先生信中说到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力辞种种诱惑,毅然从尚为英国盘踞的香港、在军警挟持下取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留在美国,便没有此后几十年在中国建设领域中的耕耘和收获;1983年,我年满60,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当时张维校长邀请我前往深圳大学创办建筑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坚持和一名助教,在只有半间屋子、一张书桌、两个坐凳的条件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如今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中我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若前往深圳,今生后期的工作则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类似的情况一个人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顾过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