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凤社区]送医上门:“吴医生”工作室真情为民

    2014年09月25日 14:4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播报员 钱健)空巢、独居、失能、失独、自闭、残疾......这些字眼充斥着我们的视神经,挑动着所有人的心。谁能帮助他们?谁来关心他们?谁来照顾他们?一个个疑问都在拷问着大家敏感的心。在月湖街道迎凤社区,有这么一群人,对这些弱势群体伸出了援助之手。

  过去,社区居民要看病都是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社区共有居民5778人,60岁以上的人员有966人,独居老人79名,还有50多半失能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忙不过来,没办法照顾到每个人。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照顾到独居、失能、失独老人和有自闭症的孩子,迎凤社区成立了“吴医生”工作室,这是一个以吴岳祥医生为队长,由15名“80后”医生志愿者和2名医务工作退休居民志愿者的团队,其中12名中共党员,他们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对社区内弱势群体进行服务。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档案和居民需求,定时定点的坐诊服务,如遇到突发情况,居民也可以拨打电话找相熟的医生上门服务。

  “被帮助”到“帮助者”的华丽转身

  王女士身患乳腺癌,屋漏偏逢连夜雨,王女士的先生因突发脑溢血,无暇自顾更别提照顾生病的王女士。王女士表示,自己连下楼拿报纸、牛奶的能力都没有,基本上无法下床。“他们家里两个病人,小孩又在外地上大学,我们就安排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迎凤社区朱书记表示。

  这位特殊的志愿者姓缪,今年快70岁了。缪阿姨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缪阿姨的儿子今年已经30多岁了,是一位强迫症、洁癖症患者,一年365天里只有到年三十那天才会出门剪头发,剩下的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家门半步。

  对于这个儿子,缪阿姨很苦闷也很无奈。“吴医生”工作室志愿者听说这一情况后,找到缪阿姨,邀请她参加工作室举办的心理疏导讲座,并且就她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谈心。不仅如此,工作室志愿者还教缪阿姨如何照顾强迫症患者的专业知识。

  缪阿姨本人身体健朗,性格也开朗些。志愿者看中这一点,有意识的引导她做义工。朱美芬指出“她有她的故事,她的故事能够让其他的困难居民找到共鸣,也更容易接受她的帮助。”就这样,缪阿姨从一位被帮助者摇身一变成为帮助者。

  孩子会开口叫“妈妈”“阿姨”了

  迎凤社区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小世界”,外人无法进入,那就是自闭症儿童,范女士的女儿就是其中之一。搬入迎凤社区的时候,范女士的女儿只有5岁,与常人不同的是,这个孩子不会叫“妈妈”或是“阿姨”,她不愿意与任何人接触。

  朱美芬说:“刚开始的时候,她妈妈见到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很反感,一见到我们,就躲得远远的。他们一家人经济收入不高,每月还得支付1000多元让孩子去健康中心治疗。我们想帮她,可是她如此排斥。”

  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决定对范女士一家进行双重辅助。一方面,社区开展结对帮助,为范女士找寻一对一的帮助;另一方面,“吴医生”对她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现如今,孩子会叫“妈妈”“阿姨”了,范女士自己也成为了社区的和谐促进员。

  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吴医生”工作室成为海曙区“双带双联”的一个项目,在区里领导的指导下,有了新的发展。服务内容在原来卫生宣传、健康咨询、健康讲座、结对医疗照护、便民服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定点坐诊,每周二医生党员志愿者们定点为居民提供内科、中医、心理和看片等个性化服务,并根据群众意见,量血压服务也走出吴医生工作室,在游河小区设立了分点,流动量血压还走进了行动不便老人聚集的陈家巷2号平台;服务对象也越来越专业化,为失能、半失能、失独老人建立结对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定点坐诊152次,共计服务老年居民5000余人次。

  “吴医生”工作室成立以来,深受居民的赞誉,荣获海曙区首批品牌志愿者工作室的荣誉称号,工作室负责人吴岳祥医生也因此荣获海曙区先进志愿者称号,但问起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何感受时,这位大男孩羞涩的说道:“其实,我没觉得我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我是一名社区医生,这是我应该要做的事情。”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