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海曙辉煌的二十二年

——掀开灵桥路229号的记忆

    2014年11月06日 12:5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翻开8月份出版的《海曙区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志首概述,在概述引言中有这样的记述:“区级政权机构驻灵桥路229号。”时隔2个月,海曙区级政权机构已迁至新址,作为海曙区治所达22年的灵桥路229号院和区志一起成为历史。

  历史里往往有许多人物的身影。1992年9月,朱守文以海曙区委书记的身份走进了灵桥路229号,标志着海曙区政权机构进驻这座院子。自此,这座机关大院对海曙区诸多人物命运的影响就开始了。从朱守文、张金康、施孝国、陈奕君到现任区委书记彭朱刚,带领海曙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创建出一个全新的城市中心区。他们本人也一个接一个走向市级领导岗位。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级机关涌现了一大批各类人才,有从基层做起,逐级升职致区管、市管、省管干部,有的立足本职岗位,成为各级各类英模。既有象王延勤那样为民称颂,也有少数人犯事身陷牢笼。现在再回首看望着这个院子,不由使人感叹,真是时势造化人。

  说起灵桥路,现代宁波人大多知晓,其实这条路路龄不长。1931年宁波城城墙尽拆,自灵桥门至镇明路这一带便依城墙墙基填河造起了马路,灵桥路229号处灵桥路的西端。229号院子部分原属宗教用地,“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地委党校和地区京剧团占用。党校搬迁后,海曙区便结束了区委区政府分设两地的状况,集中在新的机关大院里办公。从那时起,灵桥路229号便见证了海曙区的发展变化。

  海曙区作为宁波市的老城区,正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走上发展快车道的。199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5.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43亿元,经过20多年奋斗,201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23.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7亿元。如此巨大的腾飞是怎么实现的呢?在灵桥路229号的记忆里,有许多清晰的浮现:4号楼三楼常委会会议室里,区委领导们一届接一届的在思考、讨论、决策海曙区的重大事项。“商贸兴区”、“楼宇经济”、“社区建设”、“城市管理海曙模式”、“居家养老”、“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81890求助服务平台建设”……这些决策出于229号,又相继变成海曙区域内一个又一个现实。经济腾飞,22年翻了100多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月湖景区、三江六岸,仅公园就新建了5座:月湖西区保护改造、莲桥街地块改造、鄞奉路地块改造、郁家巷地块改造、火车南站改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等等;商业繁荣,先后建成中山广场、鼓楼沿商业街区、和义路商业区、南塘老街商业街区等。

  2014年金秋十月,海曙区政权机构已在新的驻地开始运转,这是海曙区又一次腾飞的开始。别了,灵桥路229号!(郑世晟/文)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