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最初和最终的守护者——

海曙楼

    2015年02月13日 09:4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资料图片(严龙摄)

  海曙楼,旧名谯楼、望海军门、奉国军门、明远楼,俗称鼓楼。唐长庆元年(821),时任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迁至三江口,在今中山公园一带建起官署,于四周筑一周长四百二十丈的城墙,史称子城,鼓楼即子城南门。

  鼓楼初名谯楼,《辞海》释义:谯楼,古时城门上筑以瞭望的楼。可见子城建成之初起分隔官民、保护衙署功效,鼓楼则用于防御、瞭望。

  后梁开平三年(909)置明州望海军,鼓楼称望海军门。北宋建隆元年(960)改为明州奉国军,鼓楼随之改称奉国军门。

  鼓楼历史上屡毁屡建。元朝初年,统治者强令各地拆毁城墙,鼓楼亦在劫难逃,被夷为平地。“至元五年省命取勘,起科官租。旧子城直南中阙,今建明远楼于其上,余并废”(【至正】《四明续志》)。到元末,明远楼遭大火烧毁。明宣德九年(1434),宁波知府黄永重建鼓楼,正面题名“四明伟观”,北面悬额“声闻于天”。万历十三年(1585)知府蔡贵易重建,取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云霞出海曙”之句意,改名海曙楼。

  此后,鼓楼于清康熙五年、十二年、二十五年、五十二年,嘉庆十八年,道光二十五年,咸丰五年重建或重修。咸丰五年(1855),巡道段光清重建鼓楼,此后虽有增益、修缮,但总体架构未变。

  鼓楼曾开风气之先。民国六年(1917),宁波警察厅以“其居城中区,高可瞭远”,悬挂警钟于三楼明间,以报火警。民国十九年(1930),“救火联合会呈请市政府拨租全部房屋为会所”,“于三层楼中间建筑水泥钢骨正方形之瞭望台及警钟台于其上,并置全市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俾全城人民得知时之早晚焉”(【民国】《鄞县通志》),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巧妙结合。

  “自来胜迹之留遗,多士恒歌咏及之”。鼓楼作为宁波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历代文人留下诸多作品,存于志书而传之后世。【宝庆】《四明志》记载“谯楼上有刻漏,皇朝庆历中,太守王周重修”,完工后邀请时任鄞县县令王安石著文记述其事。王安石欣然写下名篇《新刻漏铭》,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弗棘弗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召之。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乾道】《四明图经》·卷十一)。王安石借物咏志,表达了决意改革、去除弊政的政治抱负。

  辛亥革命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墙成为宁波古城内外交通的障碍。民国十六年(1927),全面拆城,至民国二十年(1931)只留下了庆云楼和鼓楼。庆云楼即罗城钟楼,位于宁波月湖西侧,高三层,八角形,俗称八角楼。1958年,庆云楼因破损严重被拆除。至此,鼓楼成为宁波古城墙的唯一遗存。

  见证了千年沧桑的鼓楼,在历史新时期获得了新生。1989年,政府拨款对鼓楼进行落架大修,沙孟海题“四明伟观”匾,二楼设“宁波城市发展史迹”陈列。1997年出台《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鼓楼公园路街区位列其中。2005年,《宁波城市紫线规划》在旧城区范围内划定了8处历史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成为其中之一。

  “际海晏河清之会,游光天化日之中”,作为千年古城象征的鼓楼,在这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中风华依旧。(胡东斌)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