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琵琶,引领行业标准

    2015年10月01日 08:38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朱尹莹)一片竹簧,一片青铜,这个看似简单的组合,实现了二胡大师刘天华提出的要去除狼音(即二胡杂音)的心愿。

  “便于装弦和调音的古琴雁足”,让古琴爱好者平均用5、6分钟就可以装上一根弦。这些发明,全部源自俞小鲁,一名琵琶制作大师。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记者眼前的他,仍然能让人感觉到瘦弱身体里的热情与活力。握着他粗壮长茧的手指,能够感觉到上面留着的几道割裂痕。“多年来我干了一行又一行,但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制作琵琶。”俞小鲁说。

  有人说,俞小鲁在音色、音调的判断上有着过人的天赋,才能制作出一把好琵琶。俞小鲁却认为,最大的天赋是勤奋和钟爱。每做完一把琵琶,俞小鲁都会习惯性地与前一把琵琶进行比较。“为什么这把琵琶的音色会更脆亮?怎么把脆亮和松堂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着问号,俞小鲁将制作完毕的琵琶再逐一肢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测量,寻找不同点。

  为了论证不同,俞小鲁按照记录的数据,重新再打造一把琵琶,再试听,再研究,直到每个音色都是“活”的。正是这样的追求,2005年、2008年的全国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他两次横扫金、银、铜三项大奖,荣获了2008年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制作终身成就奖,成为宁波获此奖的第一人,在全国也仅有4人。

  如今,俞小鲁将目光投向了“民乐乐器改革”。“我们的民乐目前还没有一把低音乐器,演奏低音时需要借助大提琴、大贝斯这类西洋乐器。”俞小鲁想制作这样一种乐器,弥补这一缺憾。如今,设计、样稿、选材都已经完成,制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能不能成功,还需要实践。”俞小鲁说,结果不可预知,但是他会一直努力实现。

  可是,有着一身绝技的俞小鲁,因为儿子不喜欢制作民族乐器,长期以来都有着后继无人的烦恼。他有个心愿,希望能够寻觅到一个踏实、不浮躁,对制作民族乐器有着浓厚兴趣的徒弟,把自己的制琴技艺传授给后人。“不过我也有第二套方案。我准备将我制作琵琶的心得、细节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目前,这本“琵琶宝典”已经写了1.3万字。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 朱尹莹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