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街道民生微工程成果展演堪比春晚

[宁波晚报]13个社区为何这么拼?

    2015年10月13日 09:5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毛一波 吕烨

  风靡社区的70岁志愿者走上舞台飙起最炫邻里情,唱出“亲邻之家”里的那些故事;社区书记亲自当“司机”,徒手抬着“车架子”,开出一辆方便老人出行的社区流动巴士;刚生产归来仍在哺乳期的社工则扮起柴静,一口纯正播音腔主持社区里的“焦点访谈”……这不是春晚,而是昨天下午海曙区望春街道“民生微工程”的成果展演会。面对着台下的区人大、政协、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的评委,为了“博好感”、抢点赞,13个社区都拼了,纷纷脑洞大开,以合唱、访谈、小品、三句半等多种形式推介自己的民生实事项目。

  现场

  后塘河社区———唱70岁男高音志愿者霸气震场

  后塘河社区是13个社区里第3个出场的。当白衬衫、黑西裤、红领带的8位社工一字登场,观众席里有些小小的骚动。音乐响起,70岁的社区志愿者李月祥高声开唱,台下已掌声不断。

  伴随着改编自《同一首歌》的《同一个家》响彻大厅,背景板上的PPT展示着社区“亲邻之家”为周边部队战士、社区居民、困难老人提供缝补熨烫、洗衣服务、义务洗发理发等民生工程的内容。

  “还是有点太紧张了。”走下展示台,社区党支书记王玉燕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全队表演的瑕疵。她对记者说,节目准备了近半个月,几十遍的排练都有了,就今天登台前还走了十来遍,只因为有老师建议,社工们站在后面一排不动,画面缺乏一定美感。“这一下就慌了,可能有些影响状态,你看前面的开篇语,连讲了三遍才说顺溜。”

  能请动李月祥老人来为自己的工作汇报助阵,这是后塘河社区的技能“加成”。王玉燕介绍说,李老在社区里相当有知名度,也是文体合唱队的声乐、指挥老师,“我们8个社工今天全都登台了,给李老当绿叶。”

  清风社区———谈张书记客串司机“开出”流动巴士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清风社区主办的大型民生服务类栏目《清风在线》,我是主持人陈燕。最近啊,在我们的公众微信平台上许多居民都反映小区出行难。现在,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字正腔圆的播音体,随手一指,PPT里的画面切换犹如《焦点访谈》,走出来的这位是柴静?再看看,原来是社工小陈。

  徐国林和沃德意是青林湾的居民,两人坐在小陈的对面接受访谈。“今天,我们把清风社区的张书记也请到了现场……”小陈把话筒交给了社区党支书记张铭。“老人们说的我也有体会。经过实地测算,以老年人的步速,从南门到东门是要走20多分钟。”话锋一转,张铭说,他们已上报了“清风风景线社区流动巴士”项目,用流动观光车搭载出行的居民至东门乘车,选定了南门、东门、北门和中心站四个站点,以解决居民的出行难问题。

  “嘀嘀嘀,车来了……”节目快结束的时候,张铭客串起司机,两手抬着一辆灰白色的流动巴士模板走上舞台,邀请两位老人上座,愉快地驶向下一站。全场观众都会心地笑了,掌声四起,为张书记的“机智”所折服。

  “清风是个超级大的社区,4470户居民,7000多人,有人家两三个社区那么大,交通出行在现阶段的确是个难题。”张铭介绍说,10月10日,社区流动巴士刚刚开通,而在此前,他们已为此谋划了一年多,最后由辖区单位出资10万元,购买了观光车一辆并设置4个站台,由志愿者和保安开行,总算把难题解了。

  广安社区———演36岁女社工“逆生长”扮起学童

  广安社区的展演主要围绕“三味舒屋”项目来进行———这是设置在每幢楼的大堂里的小空间,里面摆设椅子、报架等物品;不定期组织楼道“组织生活会”;定期组织“邻里情”走亲活动;结伴参与社区的文体活动等。

  如何呈现这一民生项目呢?他们想到了用小品的形式。年老的奶奶走出家门,坐下织织毛衣;妻子推着残疾的丈夫,来看书读报;想生二孩的妻子,被丈夫牵引着来舒屋里打听计生政策……

  而瞬间点燃全场的,还得数36岁的女社工“逆生长”扮起学童,放学后蹦蹦跳跳来到舒屋里,然后不管“三味舒屋”里来来去去什么人,她就一直坐在那里乖乖做作业的场景。“拼了!拼了!”台下的观众都为社工徐晶的“牺牲”精神拍起了手掌。

  作为整个小品的总导演,广安社区党支书记史雅波尽管没能出场演出,但一直忙着给社工们排戏、后场放PPT、配乐。“演的就是我们‘三味舒屋’很日常的生活,可以说,完全都是真实生活的还原。”

  街道

  社区创新程度出于意料

  “准备时间并不长,重点就是想想创意,用什么方式来把我们日常在做的民生工程表现出来。”一位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看过13个社区的轮番登场,他直言压力很大。“原来大家都这么有才,把我们那些细微的工作展现得这么精彩,不得不服!”

  望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今年2月,街道依托辖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爱心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启动了“民生微工程”,涵盖基础建设、便民服务、青少年教育、为老服务等社区生活方方面面。其中有来自13个社区的18个民生微工程从年初的5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迎来模拟考。尽管在此之前每年都会有对民生实事工程的总结汇报,但一直以来都是“汇报稿+念读”的形式,今年还是第一次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记者注意到,对“民生微工程”的评分表被分为五大要素,分别为主题内容、项目可行、展示技巧、展示时间和综合评价,分值占比分别为50、20、10、10、10。其中,关于现场展示环节,独占两大要素,犹为显眼。

  在相关评分提示中,对现场展示要求为:表演形式生动形象,结构完整紧凑,吐音清晰,语言通俗易懂,简明贴切,表情丰富,精神饱满,仪表大方,出场退场从容。

  “可以说,现场13个社区的表现完全超出我们预期,太精彩了,让现场观众和评委连连叫好。”这位街道负责人说,在下发相关通知时,他们只要求形式多样,并未做特别提示,但现场却看到了小品、访谈、三句半、歌唱等多种形式的成功汇报,实是意外。

  各方

  为汇报工作的展演体点赞

  “这是我们第一次用展演的形式来汇报工作!”昨天,扮演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清风社区社工陈燕对记者说,自己人说自己身边事、自己人演自己身边事,这样的展演体让她觉得很自如,丝毫没有演戏的感觉。“这比以前的文书汇报、现场念读要‘直观’多了,评委和居民一眼就能读懂你们社区到底做了什么实事。”

  在看完13个社区的展评后,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专家卢剑峰现场点评说:18个项目类型多,覆盖的服务对象也比较广泛,此次展示创意很明显,也各有亮点。把每个项目的精彩部分都展示了出来,方便群众了解和各社区间互相取经。从这些项目来看,社区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给人更多的启发。“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说自己的事。不客套、不教条,工作汇报不是千篇一律,也能如此接地气,值得点赞!”

本文来源: 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 郑磊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