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治污清淤“硬骨头” 打赢治污清淤战

    2016年03月21日 11:00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场治污泥、清淤泥的大会战,已经在全省打响。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在进一步巩固“清三河”成果基础上,当前治污工作重点,就是要啃下治污清淤这块“硬骨头”,彻底清除水底污染源。

  污泥不除,浊水难清。然而,当前的清污(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作部署、推进存在地区不平衡,有的地方积极行动,春节后已全面开工,也有少数地方有畏难情绪,没有及时动员部署;有的地方仅局限于水利部门抓,工作力度不够大;有的地方没有认真调查、科学制定计划,措施和办法不多。

  摸清污(淤)泥底数,是打赢治污清淤战的基础。相比“清三河”,治污清淤的任务更为艰巨,只有切实摸清污(淤)泥的家底,才能科学制定清淤计划、合理处置。各地应尽快全面查清辖区内污(淤)泥分布及淤积情况,特别是分河段、湖泊、库塘等水域查明淤积地点、淤积深度、淤积总量等基本情况,对城区历史排污口附近、航道及周边、传统产业密集区、农业面源及养殖场、村庄池塘等水域进行重点详查、检测。

  打赢治污清淤战,还要坚持生态清污(淤)优先,避免二次污染。经过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型发展,不少地区的水体下面,沉积的污泥有可能重金属、化学成分含量超标,这些污泥对于环境的危害,比一般的淤泥严重得多。处置这些污泥,也要比处置淤泥更加慎重,切不可随意堆放甚至盲目还田,造成二次污染。

  推进资源化利用,是污(淤)泥处置的根本出路。一些基层干部之所以对于治污清淤有畏难情绪,原因之一就是污(淤)泥处理难。但是,只要因地制宜多想办法,污(淤)泥并非没有去处,西湖清淤后就堆出了一个江洋畈。各地应该对污泥、淤泥分类处置,进行无害化处理,特别是要研发推广应用污泥处理适用技术,推动污(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让“废物变宝”。

  如今,“五水共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正进入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阶段。相关部门要尽快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及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各地更应明确任务书,倒排时间表,制定作战图,落实责任、筹措资金,出台政策,特别要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清淤和资源化利用。与此同时,各地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关心和参与清污(淤)的浓厚氛围。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只有继续鼓足干劲、一往无前,借业已形成的破竹之势奋勇前行,才能最终取得治水促转型的大胜利。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