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面孔”接力非遗传承

    2016年05月30日 16:5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朱尹莹)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人拜师仪在中华老字号宁波东福园饭店举行,来自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学校———古林职业高级中学的四名优秀学生向宁波菜烹饪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东福园宁波菜的第六代传承人拜师学艺。

  如今在海曙,越来越多像这些学生这样的“年轻面孔”加入到非遗传承的行列中。“历史文化厚重的海曙,拥有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项,其中今年新增了1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年轻人的参与,提高了非遗生命力,也让非遗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福园饭店收到的这些学徒今后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要向师傅学习实操和经验。对此,宁波东福园总经理张空开心地表示:“东福园宁波菜菜烹饪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将与这些学徒进行一对一的工匠式传承,如果学得好,将产生第七代传承人,宁波菜烹饪技艺后继有人值得欣喜。”

  吴怡彤和陈禹含、郑诗谣、何骐邑这四位平均年龄不到12岁的小朋友,是国家级非遗“四明南词”的小“弟子”。自从2014年向四明南词传承人陈祥源拜师学艺以来,在完成每天学校作业后,他们必做的功课是边弹琵琶,边复习老师刚教的唱段,让曾一度濒临失传的“四明南词”的悠扬旋律再次响起。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市少儿曲艺大赛上,她们以一曲《蝴蝶姑娘做亲》获得金奖。

  在省级非遗项目“缸鸭狗”的生产基地,年轻技师在原有的猪油汤团基础上继续研发、创作新的产品。“最好的传承是创新。”缸鸭狗项目传承人陈开河认为,非遗的生命和企业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年轻人有创新的思路,企业也愿意搭建这样的平台。现在,在“缸鸭狗”的菜单上,多了艾青汤圆、南瓜汤圆、芝士油炸汤圆等不同品种的汤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来自区文化馆非遗课堂的到课率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非遗”追捧。2013年,海曙区文化馆首次开出非遗课堂,当时前来听课的年轻人占比不到四分之一。今年的非遗课堂共开出四明南词、董氏儿科等多门课程,年轻人的到课率超过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妈妈带孩子前来学习。“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这些文化瑰宝更有活力、更好地传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说。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朱尹莹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