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清风拂面 绿色引领发展
[宁波日报]白云街道:“绿色小镇”呼之欲出
节能环保科创园向市民宣传环保理念(王瑾琛 摄)
社会资本和辖区资源“联姻”
节能环保科创园引领绿色发展
宁波首家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科技服务园区———宁波节能环保科创园是白云街道另一个引领绿色发展的“风水宝地”。明天,就是这个由区科技局和白云街道牵线搭桥、宁波黔力合节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园区三周岁“生日”。
园区内的建筑设备本身就是环保节能的典范:光导照明由采光装置捕获室外的日光导入,可降低建筑内部超过80%的照明能耗和10%的空调制冷消耗,大量减少二氧化物排放;中央空调采用三用一体机组,夏季免费获得热水,过渡季节可制取生活热水;雨水回收系统可实现雨水过滤清洁,供洗手、冲厕等日常用水使用;还有具有热传导效应的阻隔玻璃、具有防爆保温功能的玻璃隔热贴膜、抗紫外线的节能窗帘、节能LED灯等。
3年来,在科技局指导和街道的努力下,园区已引进28家企业,并实现一次次节能环保新跨越。
2014年园区完成宁波保能网建设,开启线上线下互动功能,同时建成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展示中心并对外开放。展示中心是面向节能环保行业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400平方米的展厅内汇集展示了30多家节能环保企业的100多个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院校、工业、交通、民用等领域,其中专利产品有40余个。
2015年,园区拓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以节能环保领域专业人才培训、认证、产业孵化、政策引导、法律服务、资产评估、公司治理、股权投资及上市辅导等为一体的跨界园区管理服务平台。
今年3月18日,园区的经营管理公司“黔力合”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开启了引领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近日,宁波市节能环保科创园和宁波市科技治水园区、启运86微电影主题文化产业园区一起,被认定为“海蓝宝”双创示范基地。“社会资本和辖区资源的‘联姻’,将人才、技术、资本很好地转化为‘绿色经济’,让独具特色的地域元素为白云‘绿色小镇’注上了鲜明的注脚。”郁建军认为。
民间力量刮起环保“旋风”
居民和社团共建绿色家园
除了生态和产业的和谐共生,白云街道还刮起了民间环保“旋风”。
2013年,白云街道牡丹小区和白云山庄小区试点垃圾分类,成为宁波市最早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街道不仅招募培训了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组建了由居民骨干、高校学生、社会组织等参与的志愿者队伍,还想出垃圾分类积分等“金点子”,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2015年6月,街道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垃圾分类第三方开袋检查,对辖区40个小区垃圾进行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的日常检查。街道则每月进行数据分析、排名、评优等活动,帮助居民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
2015年11月,安丰社区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一户一码”项目。“统一发放印有每家每户专属二维码的厨余垃圾袋,每天有专人开袋抽检。只要用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就对居民垃圾分类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介绍,这一措施能够加强督促作用,实现居民垃圾分类情况的系统评定和考核追溯,有效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
如今,白云街道40个小区、2.3万余户家庭全面铺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海曙区率先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民间力量参与“五水共治”是白云街道刮起的又一阵环保“旋风”。
2014年年初,牡丹社区平均年龄63岁的20位党员居民骨干成立了海曙区首支民间护水队。志愿者每天身穿红背心,从泽民桥出发,沿着西塘河,转入后王河,直至沁园桥,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一天两次,全年无休,坚持了两年,还将一直执行下去。”牡丹社区党委书记董玲红说。
护水队成员现在扩展到42人,护水队还荣获2014年度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间团队。
如今,白云街道已有12支社区护水队,街道还“借智”治水领域专家和人才,帮助各社区诊断实施污水、河道生化处理以及节水推广等。
蓝天下,水清岸美的宜居环境徐徐展开,犹如“白云街道”和辖区“蓝天路”的名字一样,让人充满遐想。
《欢乐颂》,一个男欢女爱的《琅琊榜》
- ·《火锅英雄》是重庆版“老炮儿”04月05日 14:20
- ·“失声”也要唱,李玟“真的受伤了”03月05日 12:47
- ·小李之后下一个是谁03月01日 20:35
- ·施建祥 叶问最终篇“为生命而战”02月23日 09:44
- ·小李摘下“面具”,“小金人”还会远吗?02月16日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