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主动吆喝 国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来杭州“相亲”

    2016年06月13日 14:0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6月12日讯(浙江卫视记者金亮 编辑许婷)6月12日上午,位于杭州下城区的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里迎来了一批外国客人。来自12个国家、18家国际知名专家组织带来了170位机电、医药、化工类高端人才和38个技术项目,吸引了杭州近300家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前来洽谈对接。

  带着项目来外国专家自己“吆喝”

  来自日本福冈的SKO株式会社在生产线管理改善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绝活”,他们的组成人员是一批从丰田公司生产第一线工人逐步成长为领导阶层的专家。在日本丰田有44年工作经验的碓井达夫告诉记者,日本的“工匠精神”讲究责任心、实践和技术“心体技”三合一,他们希望把这样的“工匠精神”带到浙江,深入长期地服务浙江的制造业。

  此外他还表示,浙江的民营企业比较务实,技术转化效率高,但一些企业只赚了加工费,在管理和效益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希望通过人才和管理方法的输出,和浙江的企业一起成长。同时,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在政策上也提供了诸多便利。“我已经70多岁了,浙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再加上这些优势,这是我们对华合作很好的一个落脚点。”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霞就是专门冲着这位日本专家而来,她的企业是做机械制造的,已经经营了60年,去年产值3个亿,但近几年的增长幅度仅为3%,她想引进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小镇经济”催热外商投资

  据今年在浙洽会上发布的《2016中国浙江投资报告》显示,国际投资者对浙江的投资意愿增强,而关于浙江投资的热点词语突出地表现在电子商务、旅游产业、信息产业以及小镇经济,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都进入了外商企业投资重点的前五名。这也说明外商对于浙江投资环境的理解从原来的低端制造业演进到现在的万亿产业,尤其是在信息产业和旅游产业方面。

  而“小镇经济”的热门,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浙江以及杭州在国际产业合作园方面的创建特点。每个园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题,不仅有相关的企业投资,在国际产业合作园当中也有更多更灵活的处理方式。比如一些产业园不仅引进全球500强大企业,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工业企业也被纳入到国际产业合作园当中,另有一些国际产业园在文化上和基础设施上做得比较好,通过设立商务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便于实现提高对外商服务的对口和专业性。报告认为,在吸引人才、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提振当地经济当中,小镇经济都发挥了相当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小镇经济”发展迅速,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和浙江中瑞(萧山)产业合作园在刚刚闭幕的浙洽会上被授予“国际产业合作园”称号。

  海外引智开花结果“以外引外”模式现雏形

  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多个引才政策,广泛吸纳海内外高端人才。以《杭州下城区“513武林英才”培养引进计划》为例,创业项目经专家评审后,择优确定A、B、C三个等级,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创业资助资金,给予2年内最高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的贴息,给予企业三年最高500平米、300平米、300平米的办公用房房租补贴。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安家补助、住房补贴、优先安排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生活补助。

  作为浙洽会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洽谈对接活动的系列活动,今天的杭州专场会共洽谈项目151个,其中81个项目达成初步意向。此外,从今年起,部分国际专家组织和机构将入驻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全国唯一一个国际高端人才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把国外的高端人才跟浙江企业进行对接,把高端智力引进到杭州来,为浙江企业输送智力。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浙洽会期间,来自美、德、法、日及东欧等14个国家24个专家组织,与浙江企事业单位在信息、环保、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达成引智项目350余项。

  自1999年举办首届浙洽会以来,浙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据统计,通过历届“浙洽会”平台,全省共引进各类外国专家57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6600余项,为我省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 新蓝网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