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多元化投入 拓展文化空间 提升“造血”功能

[宁波日报]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延续城市文脉

    2016年06月15日 17:17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本报讯(记者 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 朱尹莹)近日,经过3个多月的公开征集、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备受市民关注的中山公园内的逸仙楼(尊经阁)、宁波商会旧址(小花厅)、月湖月岛内的花果园庙三处文物建筑集体招租文化项目结果出炉,宁波当代名人陈列馆、甬商文化小驿站、四明史氏文化陈列馆将分别入驻并免费对外开放。由此,海曙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为宁波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又添新硕果。

  “合理保护利用好文物建筑,关系到宁波城市文脉的延续。”海曙区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曙区对症下药,不仅致力于对文物建筑本身日常维护和保养,而且不断深入挖掘内在文化价值,通过多元化投入和拓展文化空间,提升“造血”功能,实现了文物建筑可持续的“活化利用”。

  目前,海曙区有69处区管国有各级文物建筑。从2013年开始,海曙区对合同到期的区管国有文物建筑,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性文化项目,先后引进民间资本设立了甬商文化园、茶博院、月湖美术馆等项目。而逸仙楼(尊经阁)、宁波商会旧址(小花厅)、花果园庙三处区管文物建筑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入驻,则是海曙区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新的成功案例。

  针对辖区内的市管各级文物建筑,海曙区主动沟通协调,目前月湖景区内的宝奎巷建筑群、蒋宅等市级管理单位正着手扩大开放空间,让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服务。对辖区内企业管理的文物建筑,海曙区则加强指导与监督,明确其在保护的前提下,用于发展文化展示和文化产业。目前,月湖盛园内灵应庙、杨氏宗祠、盛世花厅、陈鱼门故居等先后引进古越青瓷、金丝楠木工艺、金融史料陈列馆、麻将文化展示等相关文化产业,并将实行参观和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其“造血”功能。

  “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引进文化项目,一方面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源,拓展了公共文化的供给渠道,为群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实现了向公益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转变,赋予文物建筑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新面貌,走出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社会多元化投入的新路。”该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郑磊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