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一人一岗”星火燎原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毛一波通讯员高君恺)1996年初,朝阳社区退休老党员田庆元在全区街居党员问卷调查中,端正写上“给我一个岗位,奉献一份余热”,发出了退休党员“人退志不退”、渴望继续为人民服务的内心呼唤,拉开全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的序幕。
20年来,从朝阳社区到南门街道、海曙区、宁波市,从在职党员到退休党员,从党员个人责任岗位到党员组团服务,海曙25380名党员为街区各项工作开展、社区文明建设、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20年后的今天,追溯海曙区党员“一人一岗”的起源、制度、演变、成果并展望其未来发展之路,我们看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这面旗,是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理想信念之旗,是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的爱心奉献之旗,是党和群众紧密相连的理性引领之旗。
退休党员的真诚呼唤和至真情怀
时间脚步悄悄滑过20个年头,近日坐在朝阳新村面临拆迁的楼房里,分别有50多年、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洪根娣和陆正义对20年前的那个热火朝天的党员“一人一岗”活动记忆犹新。
“起先是从‘袋装垃圾’开始的。”洪根娣回忆,20年前的朝阳新村居民还没养成垃圾装袋的习惯,刚退休的陆正义和洪根娣瞄准这一现象,带领社区近50名党员认领“垃圾卫生岗位”,挨家挨户上门提醒垃圾装袋并集中放置。“那时社区是开放式的,没有大门,周边有塑料厂和三市市场,流动人员多、小偷多,也成为困扰居民的棘手问题。”陆正义忆道,“于是党员‘一人一岗’就增加了门岗、安全巡逻岗等,到1997年参加人数也增至百人。”
奉献在各个岗位的党员成为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天早晚,朝阳社区1号门和4号门,党员分班轮流值岗,将小区变成半封闭的管理模式;休息日,党员忙着打扫卫生、拔杂草、植树;树文明新风、做和谐邻里……在党员的带领下,朝阳社区有了全新的面貌:闲杂人员少了、道路修好了、居民安全感增加了,1999年,朝阳社区被评为宁波市“四星级文明小区”。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澄浪社区,退休教师陈敏明也带着社区700多名党员加入到岗位当中,组建起闻名全国的红帽子义工队,每个人认领一个助老、助残等岗位,由于部分小区无物业,陈敏明和其他党员志愿者轮流在岗亭里值班,24小时值守在岗亭前,坚持了整整四年。2001年,张德江同志来到澄浪社区,题词并高度肯定社区“一人一岗”的党员品牌活动,社区拓展此项内涵,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社区居民,以“一人一岗”来激发居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空间的拓展和运作的规范
由朝阳社区开始,党员“一人一岗”像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成燎原之势。1996年8月,在南门街道,全街道528名党员除74名因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上岗外,其余454名中424名有了自己的岗位,到2000年,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已遍及海曙63个社区。
党员“一人一岗”不仅有了空间的拓展,2000年出台的《海曙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细则》,更对党员“一人一岗”的参加对象、岗位设置和职责、管理制度、组织领导等有了详规,明确规范了党员“一人一岗”的运作机制。
机制运作首要条件是明确岗位。在社区,小组长、党的政策宣传、科普宣传等工作必不可少,16个党员“一人一岗”岗位得以筛选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也一一明确。在党员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支部集体研究,并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专业知识和身体条件等,逐一审批、安排具体岗位,让每位党员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管理制度规范成党员“一人一岗”有力保障。党员岗位活动卡制度,每个上岗党员持有一本记录卡,详细记载开展岗位活动情况。汇报交流制度。上岗党员在每月的党支部活动日上,要汇报一月来的岗位活动情况,交流经验,互相促进。交接岗制度。党员临时脱岗,及时向支部说明并交回岗位,由支部另外安排人员视情补岗,确保每岗有人。建档制度。建立“一人一岗”活动档案,做到党员岗位清、目标明,对党员受到表彰的则及时归入本人档案。
2002年,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将海曙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扩展到全市在职党员,并同样对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设岗定责、承诺对标等各环节进行具体规范。全市至今每年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27万余人次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沉到”基层,服务居民、奉献社会。
美国主旋律《汉密尔顿》又赢了
- ·魔兽2000个特效镜头,逆天06月12日 11:28
- ·无论是否得奖她都是最好的戛纳影后05月30日 09:28
- ·《欢乐颂》,一个男欢女爱的《琅琊榜》04月12日 15:42
- ·《火锅英雄》是重庆版“老炮儿”04月05日 14:20
- ·“失声”也要唱,李玟“真的受伤了”03月05日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