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打通老城区排水“经络”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 陈朝霞 张立)海曙区地处中心城区,老小区多,部分区域不仅地势低,而且存在排水网管堵塞、老化等问题,排涝难一直是困扰海曙的治水短板,也拉低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五水共治”以来,海曙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通过落实网管改造、雨污分流、沟通疏浚、生态治理等措施,着力完善城区排涝网络,逐步解决这个“涝大难”问题。
网管改造 低洼老小区告别“蹚水”历史
前不久,海曙区对狮子街路段的低洼及易涝区域进行改造,尽管改造区域不大,仍受到了周边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这里地势低,容易积水,雨量大时能没至膝盖处。”居民陈阿姨看着抬高后的路面心里乐开了花,路段改造后将让居民告别“蹚水”历史。
像这样的低洼改造,海曙今年共启动了35处,涉及7个街道。“主要是对排水设施缺乏的路段新增设排水管网和雨水口,对路面严重低洼路段进行路面抬高处理,对破损、陈旧、断裂、老化等管道实行更换,对因雨水口过小而引起的排水不畅统一更换为新规格的雨水口。”海曙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32处低洼地段改造已经完成,完成量达到90%,累计新增及改造管道583.5米,抬高及改造路面884平方米。
启文路、望童路60号和新芝路95弄三处低洼改造是已竣工项目中的“样板路”。家住启文路附近的新典社区居民吴大伯告诉记者,自从改造过了路面,前段日子的强降雨丝毫未对小区造成大影响,居民出入正常,以往一下雨就积水的情景未再现。“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希望更多的老小区也能享受我们这样的福利。”
据了解,海曙区还因地制宜,“一社区一对策”研究制订改造方案。如对西门街道辖区内部分地区,采用抬高地势、改造排水管网、增加排水孔数量、化粪池清淤等方法,以缓解路面突发性、短暂性积水。
项目工程 城区行洪能力大力提升
“雨污分流”是根治老小区易涝的一剂良方。从2014年起,海曙区结合城区实际,持续加大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列入首批项目计划的48个老小区,32个已完成分流改造,其余16个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柳汀新村是最先尝试“雨污分流”改造的小区之一。“小区地势低,原先埋着的管道口径小,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一遇到强降雨,整个小区可能受淹。”马园社区负责人说,“菲特”台风期间,小区内的积水最深处达到腰部,一周没退去,居民苦不堪言。同时,柳汀新村还存在雨污水直排内河的问题,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很高。
如今,改造后的柳汀新村抗淹能力得到大提升,不仅平稳度过好几个台风天,平日的暴雨也不再是“威胁”。海曙区五水共治办负责人表示,“雨污分流”还从源头上截断污水并引流至污水管网,而且改变了阳台落水流入雨水管的排放路径,将阳台落水等生活用水接入污水管,对改善内河水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今年1号台风“尼伯特”影响甬城期间,段塘碶闸站工程启动应急运行,有效缓解了内河水位过高的局面。据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待电路接通常规线路后,段塘碶闸站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能发挥防洪排涝最大效益。此前,位于姚江边的全天候排水沟通体系黄家河沟通及泵闸工程已正式投入试运行,一批批治涝工程成为海曙防汛排涝的利器。
下一步,海曙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保护现有水系格局,加强内涝易发区和隐患点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生态空间,完善城市排涝系统、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和防汛应急保障系统,推广城市路面透水建材铺装,多途径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等雨水滞留设施,增强雨水消纳功能。
新《葫芦兄弟》缺的不是钱,是心
- ·“龟”去来兮 怀旧续集源源不断07月04日 16:39
- ·创投“老帮菜”组乐队,音乐无关身价06月30日 10:52
- ·为何“多莉”在中国游不远?06月23日 11:07
- ·他是靠“毁容”上位的英伦花美男06月15日 17:32
- ·美国主旋律《汉密尔顿》又赢了06月14日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