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郑轶文 通讯员沈晨舒)3月28日晚上7时许,水岸心境社区的老余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旁,在中央一套即将播出的《焦点访谈》里有一段对他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采访,“没想到第一次上电视,竟上了央视,垃圾分类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体,动动手就能让垃圾变废为宝。”老余乐呵道。
去年年底,《焦点访谈》要做一期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栏目组来到宁波相中了水岸心境社区。2015年底,水岸心境社区作为望春街道试点开始施行垃圾分类后,社区组建起一支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经过培训后上岗,上门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知识,并监督检查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如今这支队伍已壮大至40余人。
垃圾分类施行一年多来,老余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洗菜时顺手把菜叶等垃圾扔进厨余垃圾桶,如果在客厅吃完水果擦完手,他也会把果皮和餐巾纸分开放进厨余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里。去年开始老余发现,自己领到的厨余垃圾袋上有了二维码,原来,宁波市垃圾分类管理平台进入数据监管试运行阶段后,在统一派发的厨余垃圾袋上面印上了每家每户的专属二维码,每天有专人开袋抽检,只要用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就对居民垃圾分类情况一清二楚。
给派发到户的垃圾袋上印上“身份证”,主要是为了有效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逐步提升投放准确率,以便实现居民垃圾分类情况的系统评定和考核追溯。水岸心境社区试点启动后,每家每户每月发放31个垃圾袋,每个垃圾袋上的二维码与居民家门牌号对应。社区也借助二维码技术建立了垃圾分类家庭电子档案,从垃圾袋的接收、发放到领用人信息输入再到开袋检查和扫描,都与专配的手机终端实行联网,社区开袋检查的督导员会根据垃圾分类的优劣结果进行“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评定,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评定结果进行核定。如果评定结果厨余垃圾含量比较低,达不到70%以上,分类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就会把信息反馈给小区督导员。
“我们经常会举办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趣味游戏,居民的参与热情也很高,在互动中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使社区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社区副书记邬思嘉介绍,目前社区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