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百年老字号“王升大”背后的家风传承

    2017年04月11日 09:30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本报记者郑轶文 通讯员舒沁

  在物资匮乏年代的年代,在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鸡毛兑糖”的吆喝。王升大博物馆馆主王贤定从中找到灵感,在4月份推出了“童趣兑米”活动,小朋友可以将闲置的书籍、玩具拿来换取一升的大米,博物馆再将这些书籍玩具整理消毒后送给山区里的孩子,活动一经发布就备受好评,而这并非博物馆首次举办公益活动。

  2013年8月,“王升大”第四代传人王贤定创办了王升大博物馆,场馆内设置了粮、油、酒的传统工艺展示基地,免费供人参观。“开设博物馆既是为了弘扬‘王升大’这个老字号,更是为了将王家人‘诚信惠人,乐善好施’的祖训带入企业和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中。”王贤定介绍,博物馆时常会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博物馆内一角开辟了共享书柜,让附近的居民和来往的游客免费阅读,分享知识。2015年,博物馆曾举办了一场“创新义卖”,将甬上王介堂、史云彪、刘伟及杭州书画家的一些作品,与陶瓷收藏大家李牧等13件珍品进行慈善竞拍,并将132万善款悉数进行捐赠。

  浙江老字号“王升大”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家小小的王记米店起步,靠着“诚信惠人、童叟无欺”的经营准则,渐渐成为一家远近闻名、生意兴隆的米号。“王升大”创始人王兴儒为人宽厚仁慈,在这家店卖米时,一升米总比别的店家要多一些。王兴儒嘱咐伙计,量米时米尺留一角不抹去,多留一点米给顾客,因此坊间百姓便都称它“王升大”米店,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王兴儒过世后,米店传到了他儿子王阿林和孙子王阿其叔侄两人的手中。他临终的时候,再三叮嘱,做生意不要光图眼前利益,要让对方得利自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钱多了也不要乱花,要懂得回报社会。王兴儒这些遗嘱后来一直成为王家子孙创业进取的座右铭。叔侄二人继承了“王升大”乐善好施的商业精神,经营王升大期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十八大岙里山人,广德湖边种田汉,买米要买王升大,衬衫袖子当米袋。”

  如今的“王升大”,仍秉承“诚信惠人,乐善好施”的祖训,让这个传统老字号能在新时代中浴火重生,继续发扬光大。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郑轶文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

更多
  • 海曙新闻第770期
  • 海曙新闻第769期
  • 海曙新闻第768期
  • 海曙新闻第767期

图片海曙

更多
  • 樱花如雪
  • 雨中鼓楼沿
  • 满园春色
  • 静美月湖秋
  • 雨巷
  • 跳舞健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