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孙勇 通讯员朱渊)日前,记者从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获悉,该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通过批复,正式落户海曙,有望为加速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范本,这也是华东地区唯一入选该类试点的项目。
今年农业部将重点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结合产业类型,支持精准作业、精准控制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平台等内容建设。其中,海曙区“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作为大田种植类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之一,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入选。
据了解,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海曙区古林镇蜃蛟片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区,涉及5个行政村,建设总面积10900亩,第一期建设1500亩左右,其中包括800亩智能灌溉系统,重点是农机配置升级、智能装备配置、配套设施改造等;第二期建设8500亩左右,重点是信息系统建设,数据集成应用和示范展示。
大田种植的“数字农业”,与普通农业有何区别?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数字”体现在技术的数字化上。据介绍,该项目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将农机、农田、农作物的实时状况以数字呈现,再通过大数据分析,选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最有利农田可持续种植、最节省农机消耗的方法,从而达到用信息化、智能化补齐水稻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短板,实现大规模种植水稻的节能、增质、提效。
“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在大田种植项目地区劳动力用工成本减少10%以上,节水10%以上,减肥8%以上,单产提高2%以上。”古林镇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单从效益上来看,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高产量每亩10公斤,总量提高10万公斤,省工节本达到每亩86元,节省总成本86万元,创收20万元,综合效益达到120万元以上。此外,项目的实施还减少了农药、肥料和灌溉水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了肥料的流逝和面源污染风险。
这项国家级的试点项目为何青睐海曙?市农业局农机总站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区域调整后的新海曙,着力打造城乡融合一体的新城区;下辖古林镇拥有租赁土地1.09万亩,目前已实现土地整村统一流转,农机服务面积超过一万亩,农业配套设施1万平方米以上。“这些都为试点提供了‘地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项目承担单位是全国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和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也是目前海曙区最大的粮机合作社,与浙江大学、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长期合作,能够确保试点建得成、用得好、有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通过“农旅结合”模式,项目还将建成可旅游观光的数字农机技术集成应用展示中心(平台),探索一条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电影中“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水稻播种和收获”这样的场景在不久的以后有望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