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孙勇 通讯员朱渊)日前,宁波最早最大的教育遗存建筑“崇本堂义学”在古林镇古林村新屋自然村被发现,这处浙东地区少有的传统民居与教育建筑同存一体的历史遗存,要比记载在2001年7月出版的《中国教育大事典》中的“1844年设立的中国最早女学校———宁波女塾”(又称“甬江女子中学”)起码早了37年,它的发现大大向前推进了宁波教育建筑遗存的历史,也是宁波自古以来崇尚读书、崇尚文化一脉由来的重要实例佐证。
这是一处倚水枕河、三面环水的甬上传统两层民居式大宅院,占地面积2869.8平方米,建筑面积3328.5平方米,累计房屋78间;中轴线院落坐北朝南,前后二门楼三进式四天井,依次为门楼、前屋、中厅、仪门、后堂,正南门前设有埠头;其两侧偏屋独立形成各自厢房式的大宅院和小院落。建筑群集清代早、中、晚直至民国各时期典型的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及马头墙结构于一体,院内天井均石板铺作,堪为宁波迄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大型建筑群。
市文博研究员谢国旗考证,此地的义学由刘阳公以旧宅于康熙年间(1662—1722)创立,后施氏生息繁衍发族,由董澜妹夫施搏九于1807年将刘阳创建的义学建筑买下并形成大宅院,取名“崇本堂”,作为施氏新的一支;施家新开辟的新宅一直俗称“新屋”渐为地名,故此地正是施氏崇本堂义学之舍。
义学,就是以地方、宗族设立于宗祠或特建的供宗族孩子免费读书的学堂,以让孩子识字启蒙、诵读《神童诗》、《三字经》、《千家诗》之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县府儒学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老宅中至今仍可见许多发黄的中举榜单,上面隐约可见“施福谦”等人名,据谢国旗介绍,施福谦是施博九的后人,为贡生,用文学教授乡里子弟称一时老师。据史料记载,义学“务为持久之计,使弈世而下,人材蔚然迭起……”这些高中的榜单也足以告慰办学崇尚读书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