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记忆大师》:国产悬疑片的一次崭新尝试

    2017年05月07日 19:18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电影《记忆大师》据说在上映之前就已经令很多影迷翘首以待了。该片选择当下热门的悬疑故事作为题材支撑,邀请到了黄渤、徐静蕾、段奕宏等实力派演员组成的“黄金阵容”来担纲演出,加上影片还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拉伸到了未来的2025年——要知道,在国产悬疑片制作中,将时间前置的超现实片子还是相对少见的,所以该片未映先热也就不奇怪了。

  在距今8年后的社会生活中,作家江丰因和妻子婚姻关系破裂,打算去记忆大师医疗中心接受记忆删除手术。2025年,这样的手术已相当普遍,它能为接受手术者修复受伤的情感,使其在术后更好地生活。该手术还有其非常人性化的一面:医生帮你删除那些你不想要的记忆后,万一你又后悔了,还可以通过手术再拿回那份已经外置的记忆,重新下载。但就像“是药三分毒”一样,是手术,就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医生在术前也明确表示:只对接受手术者的安全负责,对记忆内容则不闻不问。而这部电影所有冲突的起点就在于:记忆的内容出了岔子——医生将江丰的记忆芯片和另一个人的记忆芯片给弄混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阴错阳差。术后的江丰,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杀人凶手的记忆。“如果你拥有杀人犯的记忆,其实你已经是‘杀人犯’了。”文质彬彬的作家怎能承载如此恐怖的记忆?走投无路后的他只好向警察求助。记忆虽然惹了祸,但这段疯狂的记忆也是侦破整个案件的关键所在。重重迷雾在江丰的脑海中弥漫:那个被杀的女人是谁?为什么“我”要杀她?“我”又是怎样的人?记忆的错置导致人格的分裂,分裂的人格撕扯出不堪的过往。《记忆大师》的玄妙之处在于:故事进行到这里,它就不按照惯常思维出牌了。悬疑之门似开似阖,门内所显现的越来越像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伦理困境。比如婚姻如若不幸福,那么家庭给原本那个青春美丽的女孩带来的是什么?婚后的她缘何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变得失去自我、委曲求全、孜孜付出和牺牲,却换不回丝毫回报?即便如此,缘何多数女人还是会选择作茧自缚于“围城”当中不肯出来。是为了孩子?为了残存的夫妻之情?还是为了世俗的眼光?此外,在杀人回忆中,似乎还有某人的童年阴影,那是属于谁的童年?这个孩子内心是否生长过一株可怕的罂粟,这和杀人案件有何牵连?

  说《记忆大师》烧脑,一点不夸张,观众的观影过程就是随着剧情延伸、发动所有脑细胞去锁定真凶的一个推理过程。是作家本人吗?他的记忆不是已被置换?还是那个警察?可警察正中规中矩地审问案情,抽丝剥茧呀。难道是江丰的妻子?她看丈夫的眼神确实有些怪异,可说到家暴,这个女人身上并无伤痕。难道是那位医护人员?还是另有其人?两起案件,七个人物,谁都可疑,谁都不能被确定为凶手。每当观众开始有信心觉得可以断定“就是此人”,甚至证据也变得确凿无误的最后一刻,情节会在瞬间逆转。在这场惊悚刺激的猫鼠游戏里,一定还有什么是旁观者,乃至参与者都不能真正看清的盲点存在。

  《记忆大师》从剧本的编写,到影像的呈现都颇具野心。可惜主创要求这部影片承载的社会议题有点多,所以当我们终于揭开案件外那层朦胧面纱时,看到罪恶的渊薮尽管在于婚姻和家庭的不幸,以及这种不幸给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所造成的致命戕害后,还能看到很多促成案件从构想发展为现实的元素。电影前四五十分钟的安排,叙述节奏扎实稳当,可说是丝丝入扣,有条不紊,达到了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效果。然而接下来,纷繁线索中透露出的枝节冗多,多了就显凌乱,致使影片缺乏必要的“留白”,变得太过压抑,太过沉重,太满太实了,不能给人以疏密有致、张弛有道的感觉。导演力图让观众通过这部影片去反思的东西包括童年阴影、家庭暴力、人性挣扎等,这设想很好,但结果则因用力平均而失去重点。其实,单一并不等于单调。作为影片主题而言,纯粹反而能突出鲜明感,也能更加深入人心。此外,《记忆大师》的故事在一步步探索到各个人物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引导观众一次次走出误区、“迷途知返”后,终极逆转部分的情节还是有故弄玄虚的成分在,也即“为了逆转而逆转”,于是便略显牵强,稍欠圆融了。

  不过,相比同类国产悬疑电影,《记忆大师》的确算是近年来出品的一部能令观众眼睛一亮的作品了。最难得的是,它把软科幻和悬疑元素及影片主题中要反映的现实问题结合得平顺自如。这毕竟只是一部试水之作,所以不必要求全责备。

本文来源: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沙燚杉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