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王超 通讯员郭良承)临近母亲节,关于母亲的话题又热了起来,平时说不出口的那句“妈妈,我爱你”,在这样一个属于母亲的特定节日显然容易说出口了许多。本期小编通过四件信物,为大家讲述四位母亲跟孩子间平凡却又动人的故事,信物也许常见、故事可能雷同,但那些留有母亲温度的片段回忆,是属于每个人忘不掉亦复制不了的独家记忆。
“学习架子鼓,是我跟孩子共同的选择。”家住横街镇大雷村的汪旭波,用九年的坚持伴儿子柳畅成为了如今的架子鼓小乐手,年仅12岁的畅畅打鼓已游刃有余。昨日记者在汪旭波家中看到了被畅畅练得有些陈旧的架子鼓,当转头望向同样盯着磨损鼓面的汪旭波,她若有所思,良久,转而露出了骄傲而心疼的笑容。
汪旭波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却是一位在横街中心小学任教19年的语文教师,通过她细致、耐心的观察,发现畅畅对节奏感有着独特的灵敏性。“我之前专门研究过架子鼓,发现架子鼓学习能锻炼孩子协调能力、节奏感和身体的力量,特别适合男孩子练习。但孩子学东西兴趣很关键,让我欣慰的是平时玩玩具喜欢敲敲打打的畅畅,很快就爱上了打鼓。”汪旭波说。
“小孩子对新事物接受得快、厌恶得也快。”汪旭波说,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畅畅也跟其他孩子一样试图偷懒,甚至放弃。汪旭波回忆畅畅练习架子鼓一年以后,因为学习难度增加、节奏加快,小手小脚无法适应,一段时间每天流着眼泪练习,哭着道出孩童天马行空想法,“妈妈,要是我有四只眼睛就好了,两只看乐谱,两只看鼓。”
畅畅的想法让汪旭波哭笑不得,却又有说不出地酸楚,从小跟着父辈爬山道、穿竹海的她吃过成长中的苦,但骨子里也流淌着竹林人坚毅的秉性。为了帮助畅畅渡过“惰性”阶段,汪旭波决定跟孩子建“组合”,孩子打鼓妈妈唱歌,这招出人意料得奏效,让畅畅从三分钟热度到“强迫”学习,直至现在的主动练习,“期间虽然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但能陪伴畅畅走过他人生中每一个成长的瞬间我很满足。”汪旭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