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展新通讯员舒力)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海曙区一跃成为拥有10万亩竹林、年产春笋超过6000吨的竹笋产业大区。与此同时,春笋滞销成为海曙面临的难题之一,甚至有个别山区乡镇在4月产笋旺季出现春笋堵路现象。为此,海曙区尝试拉长产业链,探索“文旅融合”,为竹笋产业寻找出路。
年初,海曙区农合联、海曙区农林水利局和海曙区供销社就如何解决春笋滞销问题进行了联合调研。据估算,今年全区春笋产量约6500吨,近70%的春笋需由竹笋加工企业收购。然而,全市竹笋加工企业仅12家,其中海曙区内为2家,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有限,无法与市场需求匹配。“今年春笋旺产期,我们与海曙区的2家竹笋加工企业事先达成约定,集中力量收购本地春笋,且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终于消化了本地春笋。”海曙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竹笋价格下跌、竹笋加工企业数量减少的状况并未改变。”
春笋加工前景堪忧,海曙的竹笋产业该如何“破局”?以大雷毛笋“黄泥拱”闻名的海曙区横街镇迈出了转型升级的第一步。横街镇党委书记陈晓虎认为,产业链的延伸能有效缓解春笋滞销困境。在帮助竹笋加工企业减轻工作负担和成本压力的同时,海曙区各级政府正积极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收购成熟毛竹,充分利用春笋旺季以外的时间,有效促进山区农民增产增收。
本地竹笋品牌的塑造和竹笋文化的培育也至关重要。今年4月,横街镇发起“竹农下山”竹生活文旅节,将优质的“黄泥拱”毛笋和以竹为材料的工艺品带到城市,通过“商文融合”“商旅融合”提升竹笋的附加值。此外,横街镇大雷村正筹划在竹海建设面积约1万亩的竹笋产业园区,挖掘竹子背后的文化底蕴。除挖笋、赏竹外,来访市民还可以参与户外徒步、民宿、垂钓、漂流等活动。如今,海曙区正加速摆脱陈旧、单一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将整片区域纳入竹笋产业建设的框架,借助竹笋的品牌形象吸引游客和商家进入,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改善农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