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胡慧静)苗木修剪后的树枝,秋风扫落的满地残叶,这些绿化垃圾该如何处理?日前,记者从海曙区城管局绿化办获悉,通过绿化办的“牵线”,辖区的园林绿化养护单位和具备一定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开展对接,可将“绿色垃圾”变为生物质成型燃料,从而实现了绿化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城市绿化管理中产生的有机类废弃物就是绿化垃圾,包括公园、行道树、绿化带产生的残枝落叶及特殊天气造成的树木断枝。随着城市绿化需求的提高和绿化面积的增加,产生的绿化垃圾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海曙区城管局目前每日需处理绿化垃圾约为10吨。“以往,我们都是任由养护单位自行处置,主要的处置方法是送往苗圃填埋。”海曙区城管局绿化办相关负责人孙立军告诉记者,绿化垃圾在自然条件下的处理周期长且污染环境,尤其是部分绿化垃圾超出处理饱和,不能及时清理,积压成堆后反而影响市容。
宁波含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刚启用了六台新型的专业处理设备,是消纳海曙区绿色垃圾的大户企业,预计年收集8万余吨各类生物质原料,可年产5万余吨生物质成型燃料。该公司董事长章恩毅表示,生物质成型燃料制作过程不难,只需将前期粗加工后的“绿废”进行粉碎,再送入专门设备一次性完成烘干脱水和挤压成型。“转换后形成的燃料,可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燃烧时间长,无烟无味的特点。”章恩毅说,除了耐烧,这种燃料还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的优点,目前被周边地区广泛使用,是替代煤的绝佳燃料。
眼下,在区绿化办的协调下,该公司在海曙设立了一个粗加工基地,每天主要收集月湖景区和天马广场产生的各类“绿废”,经过粗加工后再统一运往公司完成下一步骤的处置。
“将‘绿废’变为能源可谓是一举两得。这样的技术有望在全区推广,从而解决绿化垃圾的处理难题。”孙立军表示,鉴于处置和运输等环节仍存在“阻梗”,绿化办建议无法自行处理的养护单位可将垃圾送往就近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接下来,海曙区也将继续推进绿化垃圾的收运和处置利用工作,形成覆盖全区的绿化垃圾循环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