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顾东栋)“增加垂直绿地指标,加大对毁绿的处罚力度,这些条款都吻合如今的城市绿化工作现状。”日前,海曙区绿化办相关负责人孙立军看到正公开征求意见的《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修订草案)》里充分吸纳了自己的意见,她面露喜色地表示,希望新的绿化条例能够力促海曙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惠及每一位市民。
记者在《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修订草案)》上发现,该条例划定了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基本红线,对城市绿化养护提出了较高要求。那么,寸土寸金的海曙城区如何无缝对接新条例硬杠杠,提升城市会客厅的绿颜?
答案是精细化。区划调整后,海曙的城市绿地面积由原先的710.05公顷增至810.74公顷,纳入绿地养护和招投标项目也比以往增加数倍。面对“水涨船高”的工作量,让海曙绿化先进的牌子不掉色就成了一道新考题。“绿化工人实施定岗定责,岗位培训明确行业标准,日常养护坚持与时俱进……”孙立军介绍说,土地资源有限的海曙城区,一直以来都在绿化工作上打好精细化招牌,用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打理着城区的每一块绿地。如今,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扎实推进与创新,为全区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前不久,海曙区配合市里完成联丰广场和机场路两处林下裸地改造项目。“这两处绿地共涉及2万多平方米的改造区域,由于以前种植的树苗长成大树,树下就露出一块块裸土,极不美观。为此补种了麦冬等耐阴植物,重现绿颜。”孙立军介绍,类似的养护工作比比皆是,随着城区发展和市民对绿化要求的提升,海曙的城市绿化工作也在不断更新。让孙立军最有感的就是,下半年被列入改造计划的绿地数量多了,城区边边角角的“伤疤”也都陆续复绿中。
中山广场作为宁波最早的一处城市公园,眼下正在进行一番园景提升工程,其中沿路的几处绿地改造在绿化工作人员的加班加点下,已完成了除草、翻地、加土、修剪、挑拣石块以及绿植补种和铺设草皮等。“我们还对周边的花坛和护栏进行更新,拓宽原先的公园道路,加宽路两边的侧石,防止游客踩踏绿地。”孙立军告诉记者,从中可窥出城区的绿化工作越来越精细化,要不停地根据植物生长和实际需要加强动态管理。
精耕细作还体现在对绿地进行分类管理上,海曙区按照城市行道树、绿化带、小园林、绿地广场等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植物园林进行造型修剪,又通过品种和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将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历史元素融入公园建设之中,大幅提升了美观度。同时,结合绿化植物生长特性,随时对植物进行施肥、浇水、打药、修剪并采取夏病冬治,对症下药的办法,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除了公共绿地,居住小区内的绿地也是城市绿化的一份子。条例中就明确显示了居住用地的绿地率和人均最低面积。由此可见,小区里的绿地不仅是居民高生活质量的点缀,更是城市绿地的“加分项”。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手握绿化验收一票否决权的绿化办除了要按图审定新建小区的绿化规划,还要现场验收,合格方可过关。“这几天,来自集士港和高桥的开发地块的图纸都赶上前十年的总量了,好多新建住宅区的绿化设计报备都要赶着去完成。”孙立军表示,他们要审批提供的图纸审定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植物配置是否符合居住习惯,投资估算是否合理等,一点都不得马虎。
一手抓城市绿量增长,一手抓绿化品位,随着近年来的精细化耕耘,目前我区拥有综合性公园20个,搭配着散落各处的街景绿化和小区绿地等,呈现出了众星拱月绿满城的格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1.4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1。